【大灣區‧拆局】規劃綱要2.7萬字非虛言 隱藏一國兩制新模式

撰文:沙半山
出版:更新:

國務院日前公布長達11章、2.7萬字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當中將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定位為大灣區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各有職能分工。
其中,對於香港的經濟發展,在部分人眼中只有口號大方向,而無具體實際措施,看似意義不大。但有資深政界人士分析,此份規劃綱要不僅篇幅長,更是寓意大,正如綱要前言提綱挈領的一句,是北京對一國兩制「新實踐」的大藍圖。

香港將更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視覺中國)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昨日在眾人翹首的鎂光燈中出爐,香港的角色一如政界流傳般,集中於「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未見其他重大新亮點,部分社會人士因而認為綱要缺乏「份量」,只算是擴大版的粵港合作聯席會議新聞稿。

不過有資深政界人士並不這樣認為。該人士指這份規劃綱要不僅篇幅詳盡、內容細緻,政治含意更是深刻而影響深遠,其中前言中「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一語,更是全份綱要的點睛之句。

從字面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其鑰詞是「發展」,在一般人心目中是指向經濟發展。但在京官的思維裏,經濟與政治從來分不開,甚至是一體兩面的表述,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發展現實意義上亦是粵港澳、特別是香港的政治形勢發展。

香港在大灣區可作「支援」角色,在經濟民生方面,促進多地合作,例如香港與澳門仍保持政制、法治上,獨立於其他內地城市的地位,但在經濟民生上,例如教育方面則相互融合。(資料圖片)

綜觀整份綱要,都貫串着一個大精神,港澳兩個特區與祖國腹地廣東省的無縫融合。

經濟層面上:香港可作為國際金融的據點,例如支持廣州完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區域性私募股權交易市場;支持深圳依規發展以深圳證券交易所為核心的資本市場;支持澳門打造中國-葡語國家金融服務平台,建立出口信用保險制度,成為葡語國家人民幣清算中心。

民生層面的教育,香港可配合國策,輸出相關人才,利用粵港澳三地優勢學科,建設聯合實驗室、研究中心及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以及鼓勵更多香港院校及國際知名的教育機構在大灣區辦學,以成就大灣區為國際化的教育基地。

醫療方面,研究開展非急重病人跨境陸路轉運服務,探索在指定公立醫院開展跨境轉診合作試點。容許香港具合法執業資格的註冊醫療專業技術人員,在內地短期執業;又鼓勵香港私立醫院到大灣區落戶,合作模式可參照港大深圳醫院。

社福方面,探索推進在廣東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交通等民生方面享有與內地居民同等的待遇,加強跨境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的銜接。

就業方面,鼓勵港澳居民中的中國公民依法擔任內地國有企事業單位職務,研究推進港澳居民中的中國公民依法報考內地公務員工作;在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建立港澳創業就業試驗區,試點允許取得建築及相關工程諮詢等港澳相應資質的企業和專業人士為內地市場主體直接提供服務,並逐步推出更多試點項目及開放措施。

以上例子在綱要內俯拾皆是,不勝枚舉。

不難預見,北京正構建一個新的「一國兩制」面貌:以前是「區隔式」的一國兩制,以後是「融合式」的一國兩制;以前是「消極式」的一國兩制,以後是「積極式」的一國兩制。

規劃綱要提到的「一國兩制新實踐」,這並非虛語,而是實實在在的計劃。

香港人應如何迎接這個歷史性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