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母親與插畫家女兒夢幻合製超催淚繪本:媽媽死後我該怎麼過?

撰文:一条
出版:更新:

每個人的人生中,最愛的人會死、最親近的人會死、自己也會死。死亡是人人都要面臨的課題。很多人的人生自從母親離世後開始轉變,思念,從沒有停止。

聽她的錄音、做她做過的料理……不同的人用不同方法思念母親(點圖閱讀)▼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美國插畫家哈莉(Hallie Bateman),5歲起意識到人總有一天會死,同時開始想像媽媽要是離開人世,她一個人該怎麼辦……?

直到她23歲時終於忍不住了,她不想獨自害怕,而是希望媽媽還在世時,可以跟媽媽好好談談死亡:「可以請你寫一本書,教我怎麼適應你離世後的日子嗎?」

於是,哈莉的媽媽像寫教程一樣,寫了一本書告訴女兒,假如自己過世了該怎麼治癒傷痛,並想像女兒經歷結婚、生子的重要時刻,身為母親會給予什麼樣的建議和祝福。她讓女兒哈莉對自己的死亡不再恐懼,就算那一天真的到來,也要積極地面對餘生。

一個母親寫給女兒的人生指南

(《我離開之後》中文版書本封面)

蘇西(Suzy Hopkins)是一位作家,她的女兒哈莉(Hallie Bateman)是一位插畫家,母女倆合作出版繪本《我離開之後》(What to Do When I'm Gone: A Mother's Wisdom to Her Daughter),這是一本關於死亡、悲傷、療愈的書。繪本去年底上市,短短8個月登上亞馬遜排行,讀者給予五星評價,還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出版。一条透過視頻對話採訪這對母女,了解母女兩人寫作本書的故事。

女兒說「人總是不願談到死亡,但這卻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課題,何不從現在親人還在世時,好好談一談?」以下來自她們的自述。

自述:Suzy Hopkins、Hallie Bateman 編輯:白汶平

母女二人分享創作《我離開之後》的契機……(點圖繼續閱讀)▼

+3

第一次出社會

媽媽:

哈莉畢業我就叫她去找份工作,而且運氣好的話應該馬上就找到了,雖然這份工作會把她掏空、消磨她的熱情,也可能很死板,但這會成為她找下一份工作的動力,讓她定下一個更好的目標。

哈莉的插畫草圖。(一条提供)

工作不是只有領薪水,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哈莉從小喜歡畫畫,成為一個插畫家就是她的夢想,但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之前,得需要有一筆錢來支撐興趣。所以不要害怕,就算你現在做不喜歡的工作,只要你有穩定的收入,你可以用額外的時間和錢去做一些想做的事。

(一条提供)

遇到對的人

媽媽:

哈莉交男友會跟我說,她現任老公叫傑克,他們還在交往時,我就問女兒「他對人親切嗎?」、「他有沒有照顧你?」、「他會逗你笑嗎?」、「他的個性和家人怎麼樣?」、「你們的成長背景是不是相同?」,當女兒所有回答都是肯定的,我才開始接納傑克。

(一条提供)

他是個很聰明親切而且還很搞笑的小夥,但相處下來我一直不確定,他是不是就是我女兒的「Mr. Right」,直到有一天他約我單獨吃飯,他跟我說他想跟我女兒求婚,同時拿出一枚婚戒,那瞬間他的真誠、愛意,讓我覺得就是這個人了!

當下我哭了十幾分鐘吧,哭得很大聲,旁邊人都覺得我很奇怪——我太開心了,我替我女兒開心,她找到了可以跟她共度一生的愛侶。

哈莉(中)在婚禮上一手拉著老公傑克、 一手拉著媽媽蘇西。(一条提供)

很多事別去完成了吧

媽媽:

哈莉是個很認真的孩子,等她年紀大再點,我會跟她說人的一生中有很多目標,可是你不一定都能實現,所以我建議列一張「最好別實現清單」,比起找一份好工作,你可以寫說不想在工作遇到爛人,在你避免做這些事情的同時,你也在成就更好的自己。

(一条提供)

重新回到家鄉

女兒:

我媽的話經常帶給我思考。雖然我跟我媽感情很好,但其實每個人青春期,或是長大的過程,多少都會想要逃離家庭,所以我後來就去紐約工作,直到這幾年我因為寫書跟我媽重新有很深刻的對談,我才發現我真的不想再離開家。

後來我從紐約搬回加州,我知道能和媽媽相處的時間不多了,我想要離我媽近一點,好好珍惜這段時光。

(一条提供)

媽媽:

和孩子的相處,信任、耐心、溝通,最重要的是彼此要誠實。我和女兒哈莉個性差很多,需要很多溝通,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更要去傾聽,並且對她每個成長年齡階段都有同理心,可以站在她的角度去思考,時間不是無限的,要「善待」家人,而不是「等待」。

我離開之後

(一条提供)

在這本書裡,我告訴女兒在我離世後的20000天裡,她應該如何生活,才能走出悲傷點圖瀏覽內容)▼ 

+2

媽媽:

失去親人是很沉重的傷痛,但這同時也是無法避免的事,所以你要學著不逼迫自己、讓別人也幫你,時間會漸漸治癒一切。

人在悲傷的時候,不喜歡出門,會很封閉,這很正常不需要勉強自己出門散心,所以我在書裡用了很多「家的場景」,在家也可以治癒悲傷。而且如果你面對的是親人過世,當你去回想過去和家人的記憶時,會發現在家相處的時間是最多的也是最放鬆的。

(一条提供)

我喜歡做飯,所以我把我們家傳的食譜都寫進去,同時加進一些我的建議,像我教做洋蔥湯,就是要你去切洋蔥,告訴你別怕、放心地哭吧,而當你完成這道菜時,你就像吃到我做的東西,那也是一種陪伴。

女兒:

結果有一次我照我媽寫的食譜去做甜點,我發現不好吃,我就跟我媽說:「這好像不太好吃,你寫進書裡不好吧?大家按你的配方做出來可能會不開心。」她就很不以為意,說這也是我奶奶教她的,好不好吃根本就無所謂。

(一条提供)

我想我媽只是想把家傳的味道寫下來,用食物勾起我們相處的回憶,這真的很窩心,是個好點子,但我大概不會想嘗試她的食譜了哈哈。

(一条提供)

女兒:

我和我媽完成這本書後,收到很多讀者的回饋,他們看了很感動,甚至辦書展時,遇到最近有親人過世的讀者,邊哭邊告訴我這很治癒他們。我從沒想過會有這麼大的迴響,因為這一開始的源頭,都只是我的想像,我怕我會失去我媽、我怕自己沒有勇氣面對失去我媽後的未來。

(一条提供)

或許很多人會認為,媽媽在世的時間還很長、不願意去談到死,但我寧願趁我媽還健在時,和她聊這些東西。

雖然我永遠都難以適應沒有我媽的生活,但是我媽寫給我的這些話,充滿她的愛和智慧,這已經給我很大的安慰。

(歡迎欣賞置頂視頻,了解Hallie和母親Suzy的真情對話。)

【本文獲「一条」授權刊出,歡迎關注:https://www.facebook.com/yitiao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