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母曾腦中風=與世隔絕?子:照顧父母不只求讓他們生存

撰文:黃文軒
出版:更新:

你上一次與父母一起外出是什麼時候?你上一次與父母「玩」的又是什麼?會不會回想起來,上一次外出還是離不開周日與父母外出飲茶?Vincent與他70多歲、行動不便的母親用行動來告訴你:照顧父母不只為滿足日常起居,與父母在家以外共同經歷一些事亦很重要。
母親節是母親的節日,除了飲茶以外,不如好好想想母親有什麼想做的事?

Vincent現從事理財教育,難以從平日忙碌的工作抽身照顧母親,惟假期就會好好花時間與母親相處,補回失去的時間。(攝:黃文軒)

母親曾腦中風行動不便=與世隔絕?

Vincent的母親現時70多歲,20多年前退休後突然腦中風,從此失去半邊身活動能力,加上年紀漸大,同時患上心臟病及糖尿病,雙腳又容易乏力,進進出出都要使用輪椅輔助。不少行動不便的長者不想為他人添麻煩,會漸漸不願外出,Vincent卻仍然堅持每年都要與母親出國旅行,閒時亦會安排節目予母親消遣。「照顧父母不單讓他們有屋企,有飯食;不單止生存,佢哋都有出街同見其他事物嘅需要。」
 
Vincent 現時與母親同住,還有一名外傭幫忙照顧母親的日常起居。不過,即使母子在同一屋簷下,卻活在不同的「時區」。Vincent自言每晚回到家,母親已到準備就寢的時間,兩母子如何看待彼此的「時差」?「我食緊飯,自然唔會好用心聽佢講野,我都開始需要放鬆下來,所以平日不是太多溝通,假日就盡量抽時間陪佢。」

周日他們上完教會後,下午空閒的時間都會交給兒子Vincent想想有什麼節目可與母親一起做。(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每年出遊一次
自小與雙親相處融洽,故長大後便自然希望多陪伴他們。「小時候爸媽工作很忙,但他們會花時間與我們相處,」現在Vincent談起這些記憶,仍然記憶猶新,「上學時爸爸會與我們步行上學,故意不坐車,爭取十多分鐘的相處時間。」以前與父母親親密無間的關係,為Vincent建立起良好榜樣,更成為了他陪伴母親的提醒。「現時我們所做的事,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只是(對家人)的一點回報。」
 
母親行動不便並無阻礙他與母親外出同遊的意欲,他每年會與母親去一次旅行,他們同遊過新加坡、台灣、泰國、內地,為了讓母親坐著輪椅都能方便進出,旅行的行程上都會有所調整。而每到假日,Vincent會與母親去教會聚會,下午若閒來無事就會由兒子主動找消遣節目,飲茶、睇戲,他力所能及的事都會與母親去做。

「唔好啦,帶住我去旅行你哋會好辛苦。」
Vincent 七十多歲的母親

年紀大怕成子女負擔 母親曾說:你哋會好辛苦
這一兩年間母親患上腦退化症,記憶開始變得模糊,Vincent笑言母親變得有點長氣。母親閒來無事,想念兒子時就會向他撥一通電話,問:「幾時返嚟食飯呀?」才剛撥完一通電話,沒多久又會接到另外一通電話重覆著相同的問題。
 
母親年紀漸大,記憶開始退化,加上被困起來的身驅,她自覺外出成為兒子的負累。「媽媽近年變得唔想外出,例如同佢睇戲,佢就話都係唔想啦,佢哋比較易攰,睇兩個鐘頭戲反而係負擔。有時我同佢睇戲,佢睇睇吓會瞓咗。」現在Vincent邀請母親去旅行,母親偶爾會說:「唔好啦,帶住我去旅行你哋會好辛苦」等等說話,「我沒有考究過這是否客氣說話,還是她認真覺得她是負累。」對於外出,母親不如以往般熱衷,Vincent嘗試站在她的角度想:「首先子女的信息要很清晰,第一,告訴她,她不是負累;第二,真的要考慮她本身是否辛苦。」衡量母親的需要,肯定母親的價值,是照顧年長者的一大課題。

Vincent與母親每年到一次外地旅行,他們同遊過新加坡、台灣、泰國及內地等等,他希望母親多出外走走不要常常留在家中,因此在不影響健康的大前提下亦會出遊。(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Vincent坦言,與父母共同參與活動不應當作是負擔,有活動其實可以一共參與,除了平常吃飯,還有很多選擇。(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飲茶或成一家人的例行公事  
多數人與家人的親子活動離不開飲茶、食飯,這兩件事以外仿佛別無選擇,久而久之與父母外出變成例行公事。飲茶卻從來不是Vincent與母親的首選,除了因為飲茶的食物對母親而言未必最健康之外,還有另一個原因:「飲茶時佢有佢食,我有我食,我的心思都去咗手機,我覺得飲茶不一定係一個唔好嘅活動,只不過好多時我們就將飲茶變成例行公事,只滿足了食。」
 
為了令母親更投入活動,今年Vincent與母親初嘗Art Jamming(自助繪畫),希望透過與母親去嘗試多點新鮮事,提升母子兩人在活動中的參與程度。不過母親似乎對Art jamming這類新興的玩意有點抗拒。「我媽媽最初對Art Jamming完全沒有興趣,佢唔知係乜,要花啲工夫說服佢。」豈料母親下筆不久,就立刻表現得躍躍欲試。不單母親和Vincent開心,陪同前往的傭人亦同樣能享受,如此雙向的活動,似乎比起飲茶更讓這家人滿足。

表達藝術治療師李慧莊表示,藝術創作的過程中本來就有治療的作用,而腦退化的患者透過創作,亦能從中改善身體多方面的協調能力。例如在畫畫的過程中,創作者由選擇顏色到拿起畫筆,過程中已經使用到認知能力,接觸畫紙亦能為患者帶來感官刺激。患者若配合藝術治療,可以表達埋藏內心的想法,以緩解焦慮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