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大灣區】中山國際幼園擁14萬呎森林 港爸:空間比師資重要

撰文:陳芷慧
出版:更新:

80後Jerry 3年前來中山創業,如今育有兩歲半兒子。他仔細考察過中山有合適的幼兒園,才安心讓兒子在中山升學。洛基山森林幼兒園(洛基山)位於中山沙溪鎮,Jerry於幼兒園開放日那天參觀校園,「當我看見學校有20畝的森林公園,我諗都冇諗,就決定揀呢間。」他說。空間,比起師資各樣,對香港小朋友而言,更是可遇不可求。「呢樣嘢,喺香港好難做得到。」洛基山森林幼兒園,主張森林教育,大部份課堂都在森林裏,主張從大自然中尋找素材,培養小朋友探索、自顧能力及創造思維。
攝影:鄧倩瑩

幼兒園設有20畝私家森林讓學生戶外上課。

這天清早,記者們一早就跟幼稚園學生上學去。穿過四層高教學大樓,來到一大片人造草坪,後方是20畝的「森林」,不是真的叢林,而是超過14萬呎的公園草地,及8畝農地,超過兩個足球場。學校播放輕快的音樂,全體老師、學生都在人造草坪上跳早操舞,回到課室,吃過早餐,九時正,各班同學都到「森林」裏上課。

森林裏的「民主」課

森林公園裏有小草坡、繩網陣、遊樂設施、沙池、木工場、水池等等不同功能區域,學校特意設計了一些圓形、高低不一的椅子。哪像是一個課室啊?在木工場,老師著同學們分成兩組,還教導他們投票學「民主」,各選組長。老師問:「Tom to be the leader?」大家搖搖頭。「Victor to be the leader?」大家都點頭了。Victor當上組長,當然有同學不滿意,老師沒有哄他,卻老實告訴他:「但同學們沒有選你做組長啊。」然後,兩組按著老師的吩咐,在森林裏撿拾樹葉和樹枝,「那些都是我們今天做木工的材料呢。」再請兩組組長告訴同學們有何收穫。

老師說幼稚園的年紀,已經懂得競爭。同學們都爭著出風頭。老師說:「嘩,塊樹葉好長啊。」有同學便立刻大嚷:「是我撿的。是我撿的。」老師就問他:「是你們組一齊選的嗎?你們可是一組啊。」做木工以外,老師還讓小朋友學會同心、互相尊重。一般幼稚園做勞作的工具,不外乎剪刀和膠水。那天,老師竟然讓幼稚園學生學習使用木刨,把樹枝刨成絲。

+2

8畝農莊 學生要種菜

森林旁邊還有一個8畝大的親子農莊。有一個大泥池讓學生盛泥土,左邊是學生們種植場,右邊是由菜農親子打理的菜地,供給老師們的飲食。業務園長Yan說:「大部份學生一開始都話『好污糟,好污糟。』唔敢掂,仲問老師攞手套。還有,在炊事營裏,老師用柴生火,同學們都即刻閃開。他們害怕火,因為我們的小孩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現在呢?那天有一群高班同學就要到「炊事營」親手煮一個蔬菜湯。同學們分成兩組,有一組同學去農田裏摘菜、洗菜、切菜。在農田裏,有些小孩鞋靴筒不夠長,蚊子叮得腳腫了幾塊,扭計了,菜農在旁說一句:「我都係咁啦。」他們又乖乖地回到菜田去。摘菜後,兩人一組在洗菜,有同學說:「我見過媽媽洗菜,但平時媽媽唔比我做。」他們第一次學洗菜都樂在其中,反復不斷洗擦菜葉像洗衣一樣,老師也教他們什麼菜葉爛掉不能吃。然後在菜堆中找到了菜蟲的縱影,大家都興奮得跑過來看個究竟。

記者問學生從玩水中學習了什麼。同學強調:「我們上學是玩。」這正是遊戲中學習之道。

幼稚園學柴木生火煮湯

記者問他們:「其實點解要學種菜?你們要做農夫嗎?」他們搖搖頭。有女同學說:「我媽媽說將來我要做醫生。」另一位男同學又說:「我老家在江西,我老爺也是農夫。我見過他種菜。」將來農地越來越少,下一代更少機會見證如何從耕作到收成,自給自足的過程。對於男同學而言,種菜可能是他和爺爺之間的一點連繫。

另一組同學竟然去撿柴枝。只見小小的個子,力量不夠,拼命拖著一束柴木回來。老師說:「你想一想,這根柴木咁粗,容唔容易生火?」其實,老師一早準備了一些薄薄的木板,然後示範一次:「你們要小心旁邊有刺。把腳踏在木板上,然後把它屈曲,就能折斷。」老師只示範了一次,同學們就能領會。然後他們在爐裏放柴枝,不消一會,柴枝火紅起來,水也沸了。同學們切菜時太興奮了,把菜切成葱花似的,放進水裏煮湯,中午飯便喝著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Yan:「好多家長眼見小朋友唔食嘢,仲攞住飯碗追住餵,但係幼兒園,今日嘅課程就係炊事營,大家一個團隊一齊完成任務,否則午餐會缺少呢個食物。森林課程主張小孩自己動手,再有困難都要自己解決。」

高班同學學習用柴枝生火煮蔬菜湯。

中國孩子太驕氣

園長Sue笑言開辦森林課程,原因是這一代的中國孩子都很驕氣。平日在森林裏,老師還會讓他們爬樹、摘果子。校長說:「很多家長太保護孩子。開學初,會跟我們說『你唔好比佢爬樹,佢做唔到。』」老師要鼓勵的不是學生,而是家長。「家長係從成人的角度出發。其實人類親近大自然是天性,點解要限制佢哋嘅能力?現在,我們所有學生都會爬樹了。」

平日在香港的學校裏,下雨天老師都取消戶外課。Jerry:「下雨天會讓學生穿著雨衣,拿著放大鏡和器皿,在森林裏觀察昆蟲的活動。」老師會讓學生們用工具撿蟲蟲放進器皿做標本。老師Yan憶述,曾有一位女同學,第一次進到森林,立刻抱着老師的腳不放,吚吚呀呀。老師還以為她身體不舒服。後來,女同學才靜悄悄告訴老師,原來她看見很多千足蟲,很害伯。Yan:「後來她看見其他同學都興奮地看蟲蟲,老師又巧妙地安排她熟絡的同學跟她一組,冇幾耐,她就熟習了。到了她畢業時,她已完全適應森林的活動,而且懂得發掘問題,表達自己搵到奇妙的東西。」

學校設有8畝農莊,讓學生學習種菜。

家長保護孩子 心裏矛盾

森林教育,老師可辛苦。除了要在戶外照顧小孩,大汗淋漓,應付家長更是忙得不可開交。一班同學,兩位老師,其中一位老師負責拍照,另一位園長Shelly說:「家長們都很緊張小朋友在學校裏的表現。」日間編寫課程,忙於教學,課後便忙於微信家長,給家長發相片等。單是微信家長,就花上兩至三小時,每天工作至晚上九、十時,翌日七時又上學去。小孩子在森林裏爬上爬落,總有碰損,有些家長大為緊張,較年長的更會興師問罪:「點解佢今日件外套會污糟咗?點解會比蚊咬?」

Sue:「作為家長,心裏都好矛盾,一方面又想小朋友開心快樂,一方面又擔心小朋友會受傷。」

每月4000元學費 英語水平如何?

森林教育源於五十年代歐洲,學生都在真實的山林中上課。但這種「徹底的」森林教育在中國是沒有可能。為了讓學生與小學課程接軌,也有學術課堂。早上完成兩小時森林課,他們就回到課室去上一小時課堂,例如英文課、角色扮演課、音樂堂、美術課、科學堂。

洛基山森林幼兒園現時分為國際班與本地班,國際班有外籍老師教授英語課,其他課堂會由本地老師雙語教學,學費每月$4000人民幣;本地班每月$3000人民幣。對比香港國際幼兒園的收費,平均每月學費過萬元,根據全球國際學校學費調查,香港排行第九。然而,香港家長或會關注中山幼兒園英語的氣氛。

國際班有外籍老師上英語費,每月學費較本地班貴$500人民幣。

洛基山中,同學們之間都以普通話來溝通,與香港國際學校英語氛圍有別。記者問幾位高班同學:「你們會說英語嗎?」他們都害羞,說:「聽懂一點點。」外籍老師授課時,平日都簡化句子,學生都聽得懂。因為在中山聘請外籍老師很難,其薪水較本地老師高出七至八倍,英文課以外都是本地老師以雙語授課,因此英語氛圍始終不及香港國際學校。記者觀察本地老師以雙語授課的情形,學生不明白該語句時,老師就以中文翻譯補充。而本地老師發音或用詞偶有錯誤,如把「collect」說成「correct」。高班學生雖然發音不算標準,例如未能掌握name的N音。但是,他們在森林教育下,都學懂勇於嘗試表達自己,要他們用英語自我介紹,對他們毫無難度。而Jerry認為學習環境始終最重要,語言水平難以與香港學校比擬,「但家長可以自己補足。」Jerry說。

記者躺在洛基山的草坪上,想起兒時就讀九龍塘幼兒園,每周默書後皆有IQ題測驗,小小年紀要應付測驗和考試,高班學十進制,運算錯誤被老師罵了一頓,幼稚園時學會什麼是壓力。洛基山的孩子幸福得多。記者問學生們有誰喜歡上學?他們都舉手起跳來:「鍾意。因為返學玩得好開心。」小朋友愛上學,夫復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