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分析】政府規劃「先天不足」 土地諮詢結果何以服眾?

撰文:林劍
出版:更新: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將就18個土地選項,展開為期5個月的諮詢。政府的《香港2030+》未來規劃中,提到本港未來面對逾1,200公頃的土地短缺。然而消息人士指出,小組認為政府估算顯得十分保守,因其未有計算改善人均居住面積、擴充醫療服務、大灣區及經濟發展等因素,嚴重低估日後的土地需求。
土地和房屋議題事關重大,需求一旦估算出錯,可能禍延數代。如今政府在諮詢之前,基礎的資料搜集也做得如此粗疏,連內部的諮詢過程中,小組都不相信這個數字,需要在諮詢文件表明有關估算遠較其多。
可以預期,即使日後土地諮詢得出結果,反對人士也可以指不能作準、難以服眾,或變相令今次土地辯論「未打先輸」。此外,政府濫竽充數官僚行為,顯然對香港未來發展的承擔不足。

政府前年10月發表《香港2030+ : 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可是被指低估日後土地需求。(資料圖片)

規劃指要4,800公頃土地發展 外界質疑不止於此

按照《香港2030+》前年公布的數字,香港未來30年需要至少4,800公頃的土地發展,而現存則有3,600公頃土地屬已落實或已規劃,因此日後需要至少1,200公頃的土地。不過整個土地需求的計算方式,卻引起質疑。

例如香港人口老化之下,未來對醫療土地的需求定必更高,可是在《香港2030+》之中,整個醫療設施的土地需求僅為5公頃,比一間瑪麗醫院還要小,明顯不符現實。

其二,《香港2030+》以長遠房屋策略的房屋需求數據作為基準,指出香港至少再需要230公頃房屋用地。可是團結香港基金早前就表示,如果香港人均居住面積要由現時的170呎增至新加坡的270呎水平,那就額外需要3,530公頃土地,再加入760公頃的配套用地。

政府消息人士承認,縱然團結香港基金的數字未必準確,但政府確實無視港人「住大啲」訴求。

無考慮大灣區發展的土地需求

此外,國家去年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深化三地合作,未來定會需要更多土地。可是在政府的「經濟用地」規劃之中,沒有預定土地作將來大灣區發展。縱使《香港2030+》的數字是於前年提出,但粵港澳合作本身就是大趨勢,政府亦有責任追上最新形勢,更新其規劃進程,否則諮詢效果定會大打折扣。

更甚者,據政府消息人士指出,政府根本沒有準確估算經濟增長所帶動的土地需求量,例如預測深圳未來經濟增長僅得4.5%左右。有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也私下表示,如果未來數十年經濟規模真的如此,深圳市委書記大概都要被撤換。這亦難怪,因為連小組也認為政府的規劃數字並不可靠。

馬紹祥過往在立法會發言時,未有正面回應加水費的問題,只表示會「定期檢討水費」。(資料圖片)

政府承認無將「居住空間改進」計算在內

去年5月,前立法會議員姚松炎就詢問時任發展局局長馬紹祥,到底政府規劃數字是如何得來。當時馬紹祥回覆,政府確實沒有將未來的人口政策、市區重建步伐、居住空間及生活質素的改進、未來發展新興產業或服務所需空間等等的因素計算在內。

馬紹祥解釋,因為香港是外向型經濟體,未來發展會受外來因素影響,不確定的事物較多,所以「有關推算只能以較保守的方式進行」。然而,只須看看上述提到的幾大漏洞,就可明白,政府的估算已完全超出了「保守」的範疇,而是嚴重錯判、粗疏,政府完全不可能建基於這種資料,去釐定香港未來的土地政策。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需要就未來土地選項,統合各界意見。(資料圖片)

基本資料不全 諮詢結果恐怕難受認同

政府要舉行一場真正的土地大辯論,齊全的背景資料是重要的基礎。要是連基本立論都不穩妥,最後得出來的,只會是一個思慮不周、漏洞百出、甩皮甩骨的結論。屆時諮詢是完成了,倒頭來卻發現有一大堆土地需求無列入討論範圍,公眾亦難以信服。那到底整個諮詢,可以達到多少成效?

尤有甚者,要是政府日後的土地發展方向,是建基於一個嚴重低估的需求量,到時才發現居住環境進一步擠迫、商業用地不足,那政府豈非「自製」土地荒呢?

林鄭月娥重視房屋與土地政策。(資料圖片)

土地需求要貼地 官員應先避免「揸流灘」

前特首梁振英曾表示,除加快建屋以外,政府還應該更進一步改善住屋環境,可是問題至今仍是解決不到。林鄭月娥加入政府多年,在官場成功建立「好打得」的形象,面對質疑亦反應快、熟書,外界都期望她提出成立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真的可以找出良方,填補土地短缺這個大黑洞,打救一眾水深火熱的蝸居族。

然而,在關係到本港未來數十年發展前景的土地議題上,政府準備工作明顯有所不足。

《香港01》獲悉,以現時的土地狀況,公屋供應於2023年將會出現斷崖式下降,無法追上。在這種情況下,政府仍然低估未來的土地需要,難免會令公眾擔心,未來的房屋供應,將會繼續「堅離地」,無視市民的實際住屋需求。一眾負責土地規劃事務的官員,也難洗脫「揸流灘」、欠缺承擔的嫌疑。

iPhone 讀者請按此填寫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