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間食肆組「低鈉聯盟」 研究推低鈉餐單

撰文:黃偉倫
出版:更新:

社會近年關注健康飲食,政府亦成立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推廣低鈉少糖的飲食習慣。半島青年商會招募了69間食肆,包括東海集團、敘福樓集團等,成立「低鈉聯盟」,與營養師合作,研究推出低鈉餐單,並於每月15日,不主動主動提供額外醬料及調味料。
商會又發布一項調查,結果發現,港人雖然對鈉有一定的認識,約六成人知道過多鈉會對身體造成禍害,但因生活習慣如需要經常外出進食等,都成為近半數受訪者實行低鈉飲食的最大阻礙。

半島青年商會社會發展組進行一項飲食調查,發現近半數受訪者因經常外出進食而難維持低鈉飲食。(黃偉倫攝)

低鈉聯盟成員包括連鎖集團

為了推廣大眾出外用膳時,實踐低鈉飲食,半島青年商會表示,將每月的15日,定為「全城低鈉日」,並招幕69間食肆成立「低鈉聯盟」,成員會與營養師合作,研究推出鈉含量較低的低鈉餐單,並會響應「全城低鈉日」,不主動提供額外醬料及調味料,同時提供新鮮醃製的食物。

「低鈉聯盟」成員不乏知名食肆,例如東海集團的東海酒家、東海薈;敘福樓集團的牛角日本燒肉專門店、牛涮鍋、御苑。商會會長何卓燊表示,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影響健康,希望將低鈉飲食形成社會恆常不變的習慣,減低市民患上心、腦血管病的機會。他又指,商會正繼續招募其他食肆,包括連鎖快餐店加入「低鈉聯盟」,希望成員會愈來愈多。

「低鈉聯盟」的成員名單。(半島青年商會提供)
澳洲註冊營養師黃兆章。(黃偉倫攝)

市民難改外出飲食集慣

雖然政府、民間,甚至代表商界的食肆,都有嘗試推廣低鈉飲食,不過,要改變市民習慣並不易。商會委託香港大學食物及營養學助理教授雷震宇及其團隊,於今年6月展開一項調查,成功訪問853人,了解受訪者對食品中鈉含量的認知。

調查結果發現,雖然有72.5%受訪者,正確回答減少鈉攝取的可行方法;66.4%知道每人每日鈉攝取量上限;60.5%明白攝取過量鈉質,會導致增加患上疾病的風險,但有50.6%受訪者認為,在實行低鈉飲食時,最大的困難是生活習慣的限制,如較多時間於食肆進食,其中在19至55歲年齡中,有72.8%認為此為最大困難。

有份負責是次調查的澳洲註冊營養師黃兆章認為,調查反映市民雖對鈉有一定認知,亦知攝取過多的風險,但受制於生活習慣,例如長工時等,令他們難以實行低鈉飲食。

食物安全中心風險評估及傳達科首席醫生吳志翔(左)、半島青年商會會長何卓燊(右)。(黃偉倫攝)

近四成56歲或以上受訪者不認為需要低鈉飲食

調查又發現,在56歲或以上的受訪者當中,有38.6%認為,未有需要實行低鈉飲食的需要。黃兆章認為,反映了他們可能低估自身的鈉含量,以及過多鈉的嚴重性。

食物安全中心風險評估及傳達科首席醫生吳志翔表示,根據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日的鈉攝取量上限為5克鹽,但根據衞生署2015年的數字,港人每日的鹽攝取量為8.8克,超出世衞標準。他強調,如果長期攝取過多鈉,可能引致高血壓、中風等疾病,其中年紀愈大者,風險愈高,促請市民多加注意進食時的鈉含量。

半島青年商會建議,政府應加強抽查預先包裝食物,以及食肆所提供膳食的鈉含量檢驗頻率,供消費者參考。另外,商會又建議,政府應委派註冊營養師到校,及早推廣低鈉飲食。黃兆章亦提醒,市民不要單憑味蕾,就判斷食品的鈉含量,因為部分味道清淡的食物,如烏冬、麵包,亦屬高鈉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