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產後抑鬱】豈止媽媽有危機 一文看清父母患病異同

撰文:鄭翠碧
出版:更新:

外界對母親患上產後抑鬱症的認識較多,有關的研究亦在約50年前出現,資料較豐富,但對父親產後抑鬱症的了解則較淺薄,近10多年才開始有研究出現,不少人容易忽略了父親病況的嚴重性。
精神科專科醫生鄭淑儀從幾個角度進行分析,比較父親與母親患上產後抑鬱症的風險因素、症狀、發病時間及發病率,發現影響父親與母親患上產後抑鬱症的風險因素各有異同,但父親與母親產後抑鬱的症狀大同小異,如情緒大上大落、無法感到親子間的聯繫等。她並指出,男士大多不願向人表達自己的情緒,而其發病時間亦較母親遲,外人可能較難發現其患病。

在《BB來了》一劇中,男主角黎諾㦤疑出現產後抑鬱症狀,幻想自己向不肯飲奶的BB倒奶。 (影片截圖)

父親與母親患上產後抑鬱因素各異

鄭淑儀指,影響父親與母親患上產後抑鬱症的風險因素各有異同,相同的包括「婚姻關係出現改變」、「缺乏家庭和社交上的支援」、「生活模式與角色出現改變」,如父母同樣需要面對在嬰孩出生後,自己的角色由單是他人的子女,變為成為別人的父母。

而針對男性才有的風險因素,就包括「難以跟初生嬰孩建立親密關係」、「感到被排除在親子關係外」,因母親經歷過十月懷胎,在嬰孩出生後與其關係又十分緊密,如需要餵人奶等。鄭淑儀指有部分個案的父親想幫手照顧嬰孩,就被母親指他手忙腳亂,阻止他幫忙,令父親感到被排擠。

而女性才有的風險因素,就包括「荷爾蒙出現變化」、「有流產經歷」、「曾有不孕或難孕的情況」、「懷孕或生產時遇到困難,如早產、臨時開刀、有併發症」等,受這些因素影響的母親更為高危,較易出現產後抑鬱。

鄭淑儀指,影響父親與母親患上產後抑鬱症的風險因素各有異同。(鄭翠碧攝)

父親或直至子女一歲才出現病徵

鄭淑儀表示,父親若患上產後抑鬱症,其症狀與母親患病十分相似,同樣會感到情緒大上大落,容易哭泣,全日大部分時間感到悲傷,又會感到不安、焦慮、自責、無希望,對事物失去興趣,亦無法感到親子間的聯繫,以及變得善忘、難做決定,生理上症狀更包括失去食慾、容易疲倦、容易早醒甚至失眠。鄭指出,部分男士更會出現擔心無法照顧太太及孩子的想法,而相對女性患病時通常處於哀傷狀態,男性就較易出現發脾氣的狀態,可能會變得暴躁,時常罵人。

在發病時間方面,父親與母親的情況就大相逕庭,通常母親的產後抑鬱症都出現得較快,大多在嬰兒出生後數星期至一年內發生;惟父親可能在嬰兒出生後一年,才逐漸浮現病徵。而發病率方面,國際間一般女性的發病率為10%;而男性就多為1至4%,暫時低於母親;不過現時對父親產後抑鬱症的研究,實際上遠少於對母親的同類型研究。男士大多不願向人表達自己的情緒,外人較難發現其患病;而女性就較願意主動表達自我,外人亦較多關注,所以較易察覺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