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人.訪】新界東北要發展 養蜂牧羊人:唔通要羊搭𨋢上樓咩

撰文:李穎霖
出版:更新:

66歲的何桂華在上水石湖新村過着養蜂、牧羊的鄉村式生活。說起他平淡簡樸的生活,他會靦腆地笑着告訴你:「都幾開心呀。」但這份簡單的快樂,卻因新界東北發展計劃,蒙上了陰影,他所養的蜂和羊,也面臨失去家園的局面。問他會否有「算數,唔養啦」的想法,他堅決地說:「點都唔得。」
攝影:張浩維

華叔養的歐洲蜂是由內地購入,但土地蜂卻是他自己上山「採」來的。(張浩維攝)
+7

「退休之後要搵啲寄託、有啲細藝。」正因如此,從究建築、勞碌半生的華叔半退休時,已開始養蜂,後來更從準備撤離香港的啹喀兵手中買下一群羊,展開了養蜂、牧羊的鄉村式生活。

養蜂養羊當細藝

華叔的每一天,便是由照顧蜂箱內的過萬隻蜜蜂開始。「我一年都係收兩次糖,一次春糖,一次冬糖。如果豐收,就賣啲畀人,冇就自己都冇得食。」手執着小鏟子,華叔邊刮去箱邊的蜂蠟邊道。下午走到村外,吃過飯後,取過餵羊的麵包,便是放羊的時間。

一年採兩次糖,豐收的話,華叔就可以拿去變賣,賺取一點生活費。(張浩維攝)

甫開鐵閘,一大群「先頭部隊」從羊群中走出來,在華叔「走呀!走!」的叫嚷中,慢慢往梧桐河走,前往附近的大片草原。這一批羊走得七七八八,他又折返羊棚,放出一批公羊:「佢哋要另外放,唔係會搞搞震!」

6、70隻羊同時放了出去,有的吃草,有的四處張望,而跳入梧桐河邊草叢嬉戲的兩隻小羊突然起了異樣:原本四肢着地的小羊突然只用兩隻後腿站立,再同頭頂上的角互相頂撞。河邊平和的氣氛一下子變得劍拔弩張,但在行人路上掃着羊糞的華叔,卻從容不迫,慢慢解釋道:「佢哋玩下啫!白色隻羊仔成日都係咁,要喺羊群入面爭高啲地位。」養羊多年,他早已掌握了牠們的行為模式,但這持續了20年的生活,卻因土地的發展而起了波瀾。

養蜂牧羊人華叔嘆東北發展,羊棚蜂場面臨強拆,他平日照顧好蜜蜂後,就要開始打理羊棚。(張浩維攝)
散步中途,兩隻小羊突然變得劍拔弩張,但熟悉羊群的華叔卻在一旁道:「佢哋玩下啫!」(張浩維攝)

羊棚蜂場面臨被收回

華叔租用作羊棚、養蜂場的石湖新村中段,正好屬於新界東北發展計劃首期工程範圍,現時租用的地方不單會被收回、清拆,原本羊群外出散步的地方,亦可能會變成馬路。

為了可以繼續養蜂、牧羊,他曾多次就安置問題與發展局等政府部門商討,甚至自己「搵地」,向部門提出建議,惟每次的答覆都把他那點希望撲滅。「佢都話你冇(畜牧)牌,又唔係團體,有綠化地帶都唔租畀你。」政府的回覆無情而直接,甚至「老實」地叫華叔:「最好你自己租私人嘅綠化地。」

說起來,他也有點忿忿不平:「如果我唔係受你清拆影響,可以繼續喺度養,你唔安置我,點都講唔過去。」

羊棚、養蜂場位於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收地範圍,羊群平日散步的地方,將來有機會變成車來車往的馬路。(張浩維攝)
「佢都話你冇(畜牧)牌,又唔係團體,有綠化地帶都唔租畀你。」政府的回覆無情而直接,甚至「老實」地叫華叔:「最好你自己租私人嘅綠化地。」

收地行動最快明年開始,現時的生活可以持續到何時,也是未知之數,華叔也只能「有一日,做一日」。為了羊群、蜜蜂的棲身之所,費盡心力,問他曾否有一絲放棄牠們的想法,他說:「點都唔得。」這句話說得堅決,未帶一絲猶豫,也幾乎不需思考。

棄養?點都唔得!

面對收地困局,在堅持和放棄這二擇一的選擇題中,華叔的答案一直堅定,「棄養」這選項亦從來沒有出現過:「唔通你養養下殺死佢咩?」

華叔極力爭取安置,堅拒放棄蜜蜂和羊群:「唔通養養下殺咗佢咩?」(張浩維攝)

羊和蜂是大自然的產物,亦賴自然環境生存,石屎森林從非牠們的悽息地。「蜜蜂係採花蜜,一定要樹木有花,先維持到佢繁殖後代。」說着,他又指羊群們在人口密集的地方生活定必被嚇破膽,密不透風的都市對牠們來說亦不理想:「你可以帶佢上公屋咩?羊本身喺大自然養,農村先養到,唔通要羊搭𨋢上樓呀?」

「唔通要羊搭𨋢上樓呀?」
養蜂牧羊人華叔嘆東北發展,羊棚蜂場面臨強拆。他爭取政府安置的同時,他也作好了要租用私人綠化地的最壞打算。(張浩維攝)

對華叔來說,他的要求從來都很簡單,就是要一塊適合的地,為羊群搭個遮風擋雨的羊棚,也讓他在並旁搭一間小屋,以便晚上照顧羊群:「養乜都係,你都係要喺附近。」現在安置方案未定,他唯有一邊政府商討,一邊作好最壞打算:「如果真係唔得,我都要同私人租綠化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