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明日大嶼」料耗資5000億 林鄭覓地遠水難救近火

撰文:林劍
出版:更新:

林鄭月娥昨日(10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最大的動作應要數到啟動「明日大嶼」計劃,填海1,700公頃,消息指將耗資近5000億元,即是近半財政儲備。乍聽之下,「明日大嶼」似顯示林鄭處理香港土地問題的決心,但「明日大嶼」最快要到2032年才有首批單位入伙,意味短中期需求迫在眉睫。
其實短期內可以拿到的土地來源,來來去去選擇也不多。其中棕地涉及業權和重置棕土作業,爭議又多;報告內另一項重點「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涉及公私營合作問題,政府欠缺主導權,效果成疑。即將在2020年8月租約期滿、佔地達172公頃的粉嶺高爾夫球場,本來是解決中短期土地供應的關鍵,但林鄭在施政報告內對回收高球場仍隻字未提,意味短中期土地的地荒仍未解決。

↓↓ 點擊睇圖.盤點施政報告2018重點政策 ↓↓

+10

「明日大嶼」可住110萬人 但首批單位要2032年才入伙

由於上屆政府預留給公營房屋的土地長期不達標,傾向優先滿足私樓,所以林鄭月娥6月底公布新房策時,宣布將9幅用地由原先預定的私樓用途改為公營房屋。林鄭昨日亦宣布,將新增土地的公私營房屋比例由6比4,調整為7比3。固然土地不足、私樓樓價過高之下,這有現實需要,但終究只是「拆東牆補西牆」。最理想做法,當然還是騰出足夠土地讓公、私營房屋用地都足夠。

依照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內的說法,「明日大嶼」日後可供70萬至110萬人口居住,但一方面財政、環境方面的成本是很大疑問。政府消息就指,整個計劃「四五千億走唔甩」,即相當於約一半政府財政儲備。不過以政府近年發展基建的「戰績」,如果日後工程出什麼意外或是延誤,成本可能還不止如此,到底庫房是否承受得了這項超巨大工程?是民間十分關心的問題。

↓↓ 點擊睇圖.林鄭資助置業「大抽獎」 居屋、綠置居筍盤率先睇 ↓↓

+25

「明日大嶼」無法解決中短期土地荒

況且,預計人工島首階段的住宅單位可在2032年入伙,這甚至只是最樂觀估算。如果以一個今年剛大學畢業的青年,二十來歲出頭計算,要等「明日大嶼」可能已近40歲。所以,就算有「明日大嶼」計劃,政府仍無可避免地先要想辦法大幅增加短中期土地來源,做到林鄭自己口中的「刻不容緩」。

在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文件中,被列為「短中期選項」(即有潛力於未來大約10年內提供額外土地)的項目只有4個:棕地、新界私人農地儲備、私人遊樂場地契約用地、重置或整合佔地廣的康樂設施。

粉嶺高爾夫球場的去留,是今次土地大辯論的重要爭議點。(資料圖片)

棕地作業重置、業權難處理 往往需時十年或以上

先談棕地。現時新界約有1,300公頃的土地被視為棕地,其發展主要局限為:土地形狀不規則、分布零散,加上大部分棕地並非閒置,有其他經濟活動,部分用途本身可能屬違規發展,但又有現實需要,甚至未必能簡單搬到建築物內(如大型建築機械貯存)。換言之,發展棕地肯定涉及棕土作業重置。

政府去年啟動的「新界棕地使用及作業現況研究」,至今亦未完成,只有初步建議指已在新界北發展區預留土地重置作業,細節仍待釐清。今次施政報告中,並未交代研究的明確進度。林鄭在報告內更承認,新界棕土相關的發展區,從公眾諮詢、改劃用途到收地、清拆和涉及的補償安置,往往需時十年或以上,即已失卻「短期」的好處。

更大問題是,即使政府有明確計劃發展棕地,前年橫洲爭議正正顯示政府難以處理棕地業權問題。原本政府擬在棕地建1.7萬個公屋單位,但向鄉紳「摸底」後,忽然改為在綠化帶建樓。政府為此要收回非原居民村,丁屋地卻「巧妙避過」,擬建單位更大幅「減磅」到4,000個,令外界質疑政府懼怕「官商鄉黑」,收地過程中欠缺公正。

2016年爆發的橫洲爭議,迫得時任特首梁振英(左)要開記者會公開回應。(資料圖片/黃永俊攝)

「共享」土地變數過多 或變「蜑家雞見水」

至於新界私人農地儲備,現時四大地產商合共囤積約1,000公頃農地,林鄭月娥及商界由去年起已不斷放風支持公私合營。今次施政報告中,林鄭提出「土地共享先導計劃」,重推公私合營,表示相關申請會交由土地及建設諮詢委員會(土諮會)考慮,並須獲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有重重把關云云。

但這套所謂「公平、公開、透明」的機制,沒有發展商的首肯還是不能成事,或會變成「蜑家雞見水」。在商言商,沒有利益的「合作」,對發展商有多大吸引力,本身就是疑問,所以發展商無可避免要也有「甜頭」,往往變成被指向財團「鬆章」輸送利益。

到最後,公私合營「共享」而來的土地很容易重覆同一個故事:業權不在政府手上,整個發展區的發展方向以服務地產商為主。而且,面對無寶不落的地產商,政府官僚如何估算補地價、會否過低,亦是未知之數,最後甚至連「六至七成公營房屋」的承諾能否達成,也有變數。

公私營合作發展新界農地,非常富有爭議性。(資料圖片)

粉嶺高球場不可能迴避 林鄭卻繼續拖字訣

如此算來,最快又有效釋出大片土地,佔地172公頃的粉嶺高爾夫球場根本不能迴避。在所有私人遊樂場地契約用地之中,粉嶺高球場佔地最廣、卻只是2,600名會員的私人會所、有民調都顯示約七成市民支持收回或局部收回。加上現有契約2020年8月就到期,對政府來說,回收高球場有民意支持、短期內就約滿、又沒有業權問題,一次過可收回一整片如荃灣市區大小的土地,對解決中短期地荒,可謂極其關鍵。

這類私人遊樂場地契約用地,是港英政府在開埠之初,因應公共體育及康樂設施嚴重缺乏,以免地價或象徵式地價批出一些閒置官地,供富裕階層玩樂消遣,本來屬過渡性的安排。發展至今日,政策明顯不合時宜。粉嶺高爾夫場會每年仍以1,000元象徵式地價向政府承租該幅地,經營自身生意。根據契約,政府只須在契約到期前12個月通知,一聲令下即可收回。最大的困難,只是政府敢不敢撼動權貴的既得利益。

其實,如果真要一個大型場地舉辦國際級高爾夫球賽事,重置問題可以商量,而古樹、古墳、歷史建築等技術困難可以解決,西貢滘西洲亦是可行的重置球場地點。如果政府有心解決這個纏繞本港多年的爭議議題,理應推進討論,進一步研究重置問題。

【政策分析】重置粉嶺高爾夫球場系列

【一】「粉嶺」與「高球場」可分開處理 重置球場有辦法

【二】粉嶺高爾夫球場歷史建築不能搬? 皇后碼頭呢?

【三】粉嶺高爾夫球場古樹無礙發展 林鄭月娥有辦法

【四】粉嶺高爾夫球場古墳多 解決辦法也比問題多

民政局明年公布諮詢結果 劇本早已預備?

民政事務局今年3月就私人遊樂場地契約政策進行全面檢討,可能明年初才有最終結果。現時綜合各方消息,政府傾向在民政事務局檢討結果出爐後,才作最終決定。政府房屋土地相關官員至今未對高爾夫球場去留明確表態,也無認真研究重置問題,但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明顯不傾向收回。

而林鄭在報告內隻字不提粉嶺高球場問題,在記者會中被問到時,又指「有爭議,所以我咪等囉」。但「明日大嶼」和公私合營爭議也很大,政府卻如此果斷要實行,所以這不是爭議大不大的問題,而是政府最高層敢不敢拍板的問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