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指坊間不少補習班流於重複操練 揠苗助長致失去學習興趣

撰文:鄺曉斌
出版:更新:

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課程發展)鄭銘強在專欄「局中人語」撰文,當中批評坊間不少收費的訓練課程或補習班均流於重複操練,只要求學生強記比賽的學術內容及操練技巧,而學生卻未能理解其背後的意義,「無疑是揠苗助長」;他特別舉例指,坊間不少收費不菲的「奧數」課程,接受任何學童報讀,而不理會學童在數學方面是否具備天分,會令學童「吃不消」,最終適得其反。
他建議,家長應先了解子女的興趣及專長,參考教師的專業意見,確定子女在某範疇賦有資優的特質,才考慮是否需要安排子女參加培訓課程。

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鄭銘強(左二)。(鄺曉斌攝)

鄭銘強以「認識資優學生  發揮天資稟賦」為題撰文,提醒家長需慎選校外學習活動。他表示,有家長誤以為替子女安排密集的校外訓練課程或補習班,尤其是那些以比賽類近名稱命名的課程,便能提升子女的學習表現及啟發潛質;惟坊間不少收費的校外訓練課程或補習班均流於重複操練,往往只要求學生強記比賽的學術內容及操練技巧,而學生卻未能理解其背後的意義。

坊間「奧數」課程接受任何學童報讀 不理會是否具天分

鄭銘強直言:「這樣無疑是揠苗助長,長久下去,更可能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窒礙他們的發展。」他舉例指,坊間不少收費不菲的「奧數」課程,接受任何學童報讀,而不理會學童在數學方面是否具備天分;相關「奧數」課程內容則多以操練比賽取分技巧為主,未必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解難能力,亦無助激發對數學的興趣,更可能令在數學方面並非有特別天分的學童「感到吃不消」,最終適得其反。

(資料圖片)

鄭銘強最後建議,家長應先了解子女的興趣及專長,多與學校溝通,參考教師的專業意見,確定子女在某範疇賦有資優的特質,才考慮是否需要安排他們參加培訓課程。他期望,學校、家長及其他持份者攜手努力,讓資優學生透過參加優質的校內、外學習活動,從而得到適當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