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民建聯倡醫療券可跨境使用 推認證制度助長者北上安老

撰文:陳淑霞
出版:更新:

中央提倡粵港澳大灣區提供跨境醫療養老服務,有政黨認為,將福利「過河」包括延伸醫療券至內地使用,及允許長者於境外領取傷殘津貼等,有助鼓勵港人於大灣區安老;另應訂立本港自家標準及認證制度,評審內地醫養機構,增加港人信心。有內地私家醫院代表認為,做法值得考慮,又認為香港醫生往內地行醫是可行,表明過往曾有先例,前食衞局局長高永文入官場前便曾拉大隊北上,於其醫院掛單就診。

▼大灣區規劃綱要懶人包▼

+10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上月出台,當中提及深化養老服務合作、容許港澳機構以獨資等方式,在內地設立醫療中心,及興建安老院舍等。民建聯今舉行圓桌會議,該黨立法會議員梁志祥表示,安老有龐大需求,惟本地宿位僧多粥少,但港人前往內地安老亦面臨不少難題,包括福利難過河、亦未能受惠內地社保,另中港醫療水平有差異,港人信心亦見不足。

彭磷基認為,內地醫養質素已有提升。(洪嘉徽攝)

梁認為,可將醫療券適用範圍擴大至住院及手術,並延伸至廣東省及澳門主要醫院、診所,同時將長者社區照顧券試驗計劃擴展至大灣區,並允許長者於境外領取傷殘津貼,另協助機構建立以逾萬人聚居的安老小鎮,提供醫療、安老結合服務,並訂立醫療標準及認證制度,增加港人使用的信心。

祈福醫院院長彭磷基則認為,要促進跨境養老,本港社會保障補助應跟長者走,亦應取消醫療券於內地使用限制,他又提到,國內醫療人員質素提高,且內地中醫診療水平已遠超香港,他又補充指,其醫院屬國內三甲醫院,達國内最高水平,為提高認受性,其醫院亦成功申領國際認證。

他相信,本港如建立自家評審標準,值得考慮。他又認為,香港醫生於內地行醫是可行,只要當地醫院作擔保,即可取得行醫證。他又透露,其醫院廿年前開設時,高永文曾帶領14名香港醫生前往「掛單」就診約兩年,現時則有約5名本港專科醫生「掛單」,亦有不少當地港人指名要求香港醫生。

黃炳財同意需設認證制,並增加中港醫生到訪交流。(洪嘉徽攝)

伸手助人協會於肇慶設有護老頤養院,並設買位宿位,副總幹事黃炳財同意需設認證制,並增加中港醫生到訪交流,另需釐清港人於內地營運安老機構的權責。

東莞東華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翟崇碧表示,現時內地養老環境、配套已見不俗,如可解決醫療報銷及社會福利等問題,相信已足以鼓勵港人回國內養老;他又指,國內監管醫療機構嚴格,如要建立香港自家認證制度,可先行先試,待成熟後始全面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