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務署新增3越堤浪點 監察風暴潮 包括杏花邨、海怡半島

撰文:黃靜薇
出版:更新:

去年颱風山竹襲港,本港多區均受到破壞。渠務署新任署長盧國華表示,署方新增三個越堤浪點,即容易受海浪沖擊的海濱地區,分別是將軍澳南、杏花邨及海怡半島,並首次在將軍澳南進行加建土堤及排水設施,望於在今季風季前完成,
此外,渠務署擬設立風暴潮預警系統,天文台將於風暴前24小時作預警通知,再由負責部門通知大廈屋苑,首先在杏花邨試行。

渠務署新任署長盧國華表示,政府計劃重建及擴建石湖墟污水處理廠。(張浩維攝)

天文台早前預測,今年本港的年雨量正常至偏多,約有2300至2900毫米,熱帶氣旋達4至7個。

渠務署新任署長盧國華表示,現時全港剩6個水浸黑點,兩個的改善工程已完成,包括大埔汀角路及灣仔摩理臣山道。他續指因爲氣候變化影響,本港由六個風暴潮點增至七個,容易因風暴出現海水倒灌,包括大澳、鯉魚門、深井新村等地,新增地點位於元朗西北沿岸的低窪地區。

另新增三個越堤浪點,即容易受海浪沖擊的海濱地區,分別是將軍澳南、杏花邨及海怡半島,雖然該區的水平面不高,但當風暴潮來到時,刮起風浪容易水浸。

昂船洲污水處理廠的兩道大型水閘已屆更換年期。(張浩維攝)

針對新增的越堤浪點,渠署率先在鴨脷洲污水處理廠,試行臨時漂浮式防波堤等,盧國華解釋由於該廠亦受山竹破壞而損壞,要等待至八月才完成復修,設置全長約120至150米的臨時防波堤,經錨固定在海床,可有效減低海浪帶來的衝擊,但未知會否進一步推至其他試點如杏花邨,「如果係效果好嘅,一定會推行至其他地方。」

而屬於越堤浪點的將軍澳南,渠務署現在進行加建土堤及排水設施,冀可在今季風季前完成。至於鯉魚門等低窪地區,亦會繼續加設擋水板,以及排水口安裝止回閥,阻止海水倒灌。 

+4
盧國華表示,因應天鴿、山竹襲港,署方新增三個越堤浪點。(張浩維攝)

盧國華又稱,渠務署會與其他部門合作,進行風暴潮研究,亦會與天文台合作,當天文台估算到24小時前有機會出現水浸時,做會透過預警系統通知民政事務總署,再通知大廈屋苑,暫已在杏花邨及七個風暴潮地點試行。

為改善海水水質,渠務署計劃新建8個及改落43個位於九龍西及荃灣的旱季截流器,料可於2022年完成。

渠務署去年開始就淨化海港計劃第一期下昂船洲污水處理廠的機電設施進行更換及維修工程,包括更換該污水處理廠一號主泵房地底深處的兩道大型水閘。

盧國華表示,昂船洲污水處理廠已投入運作18年,部分重要的機電設施,包括一號主泵房地底深處的兩道大型水閘已屆更換年期。他指出,維修工程需分五次把在部分上游基本污水處理廠已作初步處理的污水,經繞流排放至維港,但由於工程進度良好,原定於明年才完成的五次繞流,已於今年3月完成,而今次採用的物料耐用性高,由原本重量約2噸及7噸的大閘,更換為重約3噸及10噸,壽命亦延長至25至30年。

渠務署會與其他部門合作,進行風暴潮研究。(張浩維攝)

為配合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推展,政府計劃重建及擴建石湖墟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級別升至三級。 

盧國華表示,署方需在有限用地,分階級進行擴建工程,其工程難度高,而今次亦是首次大規模採用兩種淨化技術,故營運成本較高。

此外,渠務署計劃將兩公頃的用地作為共享空間,包括建造500米作為河畔步道,以及設立觀鳥區和種植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