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環署試用新型捕蚊器 針對幼蟲、成蚊 今年提早全城滅蚊

撰文:黃詠榆
出版:更新:

雨季將至,蚊蟲亦隨之滋生。食環署早前引入新型捕蚊器,下月將放置於數個地區進行測試,預計需觀察兩至三個月才能評估成效。
食環署防治蟲鼠主任主管李明偉指,新型捕蚊器主要針對白紋伊蚊,而捕蚊器內的藥粉,含生長調節劑及真菌,在防止幼蟲成蚊的同時能殺死成蚊。他亦透露政府今年會提早至4月中開展全城滅蚊行動,一改以往被動的預防態度。

李明偉解釋,新引入的捕蚊器可防止幼蟲成蚊及殺死成蚊。(黃詠榆攝)

食環署防治蟲鼠主任主管李明偉指,新引入的捕蚊器可防止幼蟲成蚊及殺死成蚊。他解釋,灑在捕蚊器內的藥粉含兩種成分,分別是吡丙醚及真菌。吡丙醚屬生長調節劑(IGR),會影響幼蟲的孵化程序,防止其成蚊。同時,當成蚊到捕蚊器產卵,感染到真菌,亦會於數日後死亡。

他提到,成蚊在感染真菌後數日,有機會仍到處產卵,而捕蚊器主要針對白紋伊蚊,「牠們喜歡於積水產卵,且不會將所有卵產在同一地方。當伊蚊於捕蚊器產卵後,有機會再到其他水體產卵,將腳上沾到的藥粉再帶到另一水體。」另外,他指傳統常用的為誘蚊產卵器,只捉到蛋,及主要用以評估附近的伊蚊活動。

新型捕蚊器(右)。(黃詠榆攝)

李指,下月開始將在全港兩三個地區測試捕蚊器,預計會放置於天然滋生環境、偏遠、多草叢的地方,觀察需時兩至三個月,將在初步評估成效後再決定會否繼而推廣。惟其強調,捕蚊器等工具只屬輔助性質,長遠仍需由源頭着手,如清理積水、霧化處理。

談及政府今年的預防工作,李明偉指,上年香港共錄得29宗本地登革熱個案,故政府今年對防治工作亦十分緊張。他說,除了跨部門進行滅蚊工作外,亦提早至4月中已開展全城滅蚊行動,「以往較被動,可能到5、6月,才針對蚊患較嚴重的地方做霧化處理」,直言希望在雨季來臨前做好準備工作。

政府早前開展全城防蚊及滅蚊行動。(黃詠榆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