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委會前主席麥列菲菲:部分醫生極保護主義 海外醫生門檻應更鬆

撰文:鄭翠碧
出版:更新:

有關引入海外醫生的風波不絕,有醫生批評立法會議員提出修改醫生註冊條例,是違反基本法的「專業自主」,而坊間就有人直斥醫生「醫醫相衛」,兩種意見壁壘分明。
醫務委員會前主席麥列菲菲今(17日)不諱言,業界有部分醫生是「極度保護主義」,並稱政府有權力修改醫生註冊方法。她又透露,早前醫委會表決豁免海外醫生實習期的四個方案,她投了門檻最寬鬆的方案,更稱認為可以更寬鬆,「(在公營機構工作)一年都夠。」

醫務委員會前主席麥列菲菲今(17日)指,海外專科醫生只佔很少數量,直言即使放寬門檻,亦屬「遠水不能救近火」。(鄭翠碧攝)

醫委會前主席兼現任委員麥列菲菲今出席醫委會聆訊後,談到近期有關引入海外醫生的爭論,她坦言,部分醫生有保護主義,偏重業界利益:「回歸至今,有些醫生是極度保護主義,這是無可否認,由97年開始說要減少收醫科生,也是這些醫生。」

批部分醫生保護主義 同意增醫委會業外委員比例

她並直指,醫委會每年花費約1000萬公帑,委員應幫助市民改善目前醫院逼爆、醫生不足的窘境:「醫委會委員如果幫唔到市民,做咩要畀咁多錢佢?如果佢淨係保護主義,點解要用納稅人的錢?」她認為基本法雖有保障專業自主,但專業自主不等於牢控醫生註冊,因為註冊的權力其實在於政府,政府有權修改法例。

被問到民主黨黃碧雲曾稱,欲修改條例改革醫委會的組成,提升業外委員的比例,麥列菲菲表示認同。

+7

投票支持「最寬鬆」方案 認為可更寬鬆

引入海外醫生的風波源於本月3日,醫委會討論豁免海外專科醫生實習安排時,竟全盤否決了4個方案,麥列菲菲透露她當時投選了方案一,即海外專科醫生在醫管局、大學醫學院、衞生署工作滿3年,已可豁免半年的實習,即是4個方案中最門檻最寬鬆的一個。

她解釋,不要求來港工作的海外醫生只綑綁於醫管局工作,曾任港大醫學院院長的她表示,因大學同樣欠缺醫生:「一視同仁嘛!大學都缺教授,但一路加醫科生,邊個教?」她並直言,方案可以更寬鬆,「我覺得(在公營機構工作)一年都夠。」

醫委會會在5月8日的會議再討論豁免實習,對於有委員正聯署要求醫委會提早開會,麥列菲菲認為,在下月8日開會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