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報告】種樹選址思量不周 城門河畔種完又改 枉花多127萬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種樹前選址思量不周,隨時花冤枉錢之餘,也令大批樹木枉死。根據審計署今日(17日)發表報告,發現逾萬棵樹未能按工程合約栽種,遇到障礙包括有地下公用設施、栽種前欠實地調查,影響民生後接獲反對意見等,有個案更因此多花百萬元「補鑊」;也有200棵龍柏在道路栽種後被移除,署方解釋執行植物護養工作時遇到困難,最後該等龍柏的健康情況轉差。

截至去年10月,在康文署接管護養的3,827棵在市區綠化總綱圖下所栽種的樹木中,有958棵已被移除。(資料圖片)

根據審計署報告,截至去年10月,在康文署接管護養的3,827棵在市區綠化總綱圖下所栽種的樹木(經康文署歸入樹木類別) 中,有958棵 (即25%)已被移除,當中近七成是因天氣惡劣(包括颱風)而倒塌,其次是交通方面的考慮因素(佔24%)。

(審計報告截圖)

受地下公用設施阻礙未能種植

報告指出,有大量樹木未能按新界東南綠化總綱圖的工程合約在可選種植區內栽種,原因包括有地下公用設施、有反對意見及需要配合工程項目。2013年3月,土木工程拓展署向沙田區議會提交沙田綠化總綱草圖,建議在城門河河畔單車徑沿路栽種89棵樹木,並於2014年12月動工。但是,2017年2月該署發現受地下公用設施阻礙,樹木栽種工程不能繼續,故決定優化沿單車徑一帶的公園(即安景街公園)內一些現有花槽,栽種62棵樹木和72,544棵灌木。結果,種樹費用由約43萬元,增加約127萬元至約170萬元,大增三倍,署方解釋因額外種植了大量灌木。

欠實地調查 還原耗資17.5

報告中提及,2013年3月土木工程拓展署向沙田區議會建議在某港鐵站外栽種1,901棵灌木,但種植灌木的花槽建成後,即接獲公眾反對,因該花槽佔據了行人徑三分之一地方;其後經人流量調查,發現早上繁忙時間內行人徑餘下範圍的服務水平不理想,加上附近一個新落成屋邨將陸續入伙,可能削弱行人徑餘下範圍在早上繁忙時間的服務水平。

結果,署方拆去該個造價7萬元的花槽,清拆還原為行人徑和重置防撞欄,額外耗費約10.5萬元。審計署認為,在制訂綠化總綱草圖時,顧問須進行實地調查以評估栽種樹木是否可行,例如行人徑的闊度、行人流量和狀況。

道路中央分隔帶 200 棵龍柏被砍

報告又指出,深水埗一條道路的中央分隔帶種植了200棵龍柏,但去年12月審計署到該處視察,發現這些樹全數被移除。康文署解釋,該200棵龍柏在移交時,錄得主幹直徑為95毫米以下,故沒有將之當作樹木計算。

署方又指,這些龍柏種植在道路中央分隔帶的狹窄花槽,該處的汽車流量又偏高,執行植物護養工作遇到困難;數年後,該等龍柏的健康情況轉差,最後有關花槽重植了其他較少受環境影響的灌木。至於當初為何種植龍柏,土木工程拓展署表示,龍柏對路邊污染、乾旱和風吹的耐受性很強,而且只需少量泥土種植,是經過適當挑選才作為種植於道路中央分隔帶以作路旁綠化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