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屋揀樓.政策分析】18歲學生抽中居屋 房委會鼓勵靠父母幹?

撰文:林劍
出版:更新:

去年推出的居屋項目正進行揀樓程序,《香港01》報道,有18歲留學英國女生首次以單身人士身份抽居屋一擊即中,明言入市後將由父母代為供款,也有母親表示會為仍然在學的兒子入表。個案引起網民熱議,有人質疑仍在求學的年輕人也加入「居屋大抽獎」,對其他有更逼切需要上車的市民不公平。事實上,有個方法可以避免這情況,就是設定白表申請者入息下限,這可阻隔完全靠「父母幹」的申請者。
在2014年居屋復售前,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長策會)曾經建議為居屋白表設入息下限,後來亦放上房委會的議程討論。不過,這建議後來在幾乎無討論之下,就被房委會否決。

18歲的易小姐首抽即中,但會由父母代為供樓。(張嘉敏攝)

延伸閱讀:【居屋揀樓】18歲留英女生首抽即中 140萬購裕泰苑:父母負責供

延伸閱讀:【居屋揀樓】長子抽六次始中籤 媽媽感興奮:續為在學細仔抽居屋

延伸閱讀:【居屋2018】單身人士揀樓 月入1.5萬港男月儲1萬元付裕泰苑首期

設入息下限 防止完全靠人「代供」

樓價高企之下,資助房屋成為大批無份輪公屋、私樓買不起的市民置業重要途徑。但除夾屋外,多年來資助出售房屋,均不設入息及資產下限,只有上限。這會衍生一個問題:部分市民因在學等原因而未有收入,但只要有抽籤運、在父母資助下即可一步登天成為業主。

當然,即使設定入息下限,準業主也可能向父母尋求資助,但起碼證明申請者有基本經濟能力,不會百分百靠父幹母幹付首期及供樓。這亦可將申請者收入水平限制在某個特定範圍,瞄準真正需要政策幫助的人。例如在今次個案,若事主畢業後成為專業人士高薪一族,惟因早年已獲得居屋,即使日後放售單位,也會白白奪走另一位夾心打工仔在今輪居屋中籤的機會,未必符合居屋政策原意。

對於是否要設入息下限的問題,在2010年,時任特首曾蔭權推出可租可買「置安心」計劃(即今日青衣綠悠雅苑)時,已可看到一些端倪。項目於2012年12月起推售,5.8萬宗申請中,有約2,000宗來自「收入極低住戶」。最後737個白表買家中,20名為零收入人士;99個白表單身買家中,亦有兩人提出申請時剛滿18歲。時任房協主席鄔滿海坦言,資助置業推行逾30年,在房屋資源緊絀下,若要協助最有需要者置業,應考慮設立入息下限。

綠悠雅苑當年推售之時,有部分申請者及買家屬零收入。(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延伸閱讀:【新居屋2017】靠父幹削單身機會 政府拒設入息下限成罪魁?

長策會建議設下限 房屋署「三段官腔」否決

因此當時長策會部分委員認為,在2014年重新推售的居屋單位,應加入白表申請者入息下限。長策會於2014年2月發表諮詢報告,提到回應「為白表申請人設定最低收入/資產水平」的市民中,大部分都表示支持,認為這可幫助真正有住屋需要的人。所以長策會最後建議實行此政策。

不過在2014年11月10日的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會議中,房委會決定不設立白表入息下限。翻查當時由房屋署提交的文件,有3段提及此制度。房署認為「房委會一直容許購置居屋人士接受家人及/或朋友的財政資助」,設立下限可能影響部分有實際需要購置居屋的人士;而只針對白表設下限而不對綠表設限,也對有意申請白表的人不公平。

長策會曾提出為居屋白表申請設入息下限,但房委會及房署幾乎無討論過就否決。(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新居屋2018.政策分析】一個反智銷售安排 抽居屋淪貧富大亂鬥

《香港01》取得密件 揭入息下限被「零討論」否決

這番解釋實屬混淆視聽。確實以當時樓價,打工仔即使有正常工作和儲蓄習慣,也可能要尋求資助。但設入息下限從來不是要完全禁止「找人資助」,而是防止有人利用在學時期「零收入」這個狀態,純粹通過父母幹,過早購入他們未必有迫切需要的居屋單位。

其二,綠表申請從來都沒有為入息設限,連上限都沒有。因為綠表所針對的,是居於公屋、長期輪候公屋或有特定需要(如受天災或市區重建影響)的人士,有助騰出公屋、縮減輪候個案及幫助其他有需要人士,與白表性質完全不同。房署及房委會以「綠表不設限」為由,去解釋白表不設入息下限,屬風馬牛不相及。

更甚的是,《香港01》過往取得機密文件,顯示在當日會議中,小組委員及房署官員沒有對入息下限問題提過任何意見,甚至不經討論,最後卻一致通過不設下限。長策會負責釐定房屋政策大方向,所提的建議亦有經過公眾諮詢,具有代表性,最後卻在官僚架構下「零討論」否決,相當兒戲。

▼2019年推售居屋一覽▼

+36

一個官僚程序否定政策改革

去年居屋項目共有27.2萬份申請,單位只有4,431個,綠白表各半。其中白表有23.6萬份,一人白表共有14.55萬份,去爭奪200個白表單身配額,亦即約727人爭一個位置。在樓價高企、僧多粥少之下,白表人士要中籤本身已難如登天,政府及房委會卻不堵塞政策漏洞,變相默許更多未必有迫切資助置業需要的人,參與這場大抽獎。

按理,一個剛剛成年、尚在求學、未有獨立經濟能力的人,借助父母幹享受資助房屋福利,恐怕難獲社會普遍認同。而長策會早已提出解決方案,但一個官僚程序,就否定整個建議。作為星斗市民,或許不禁要問的是,到底官員是否明白「居者有其屋」讓有需要家庭安居樂業的政策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