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年輕人對話】中學校長籲用心聽:繼續打壓 將一手摧毀這代人

撰文:胡家欣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今(26日)展開首場社區對話,試圖化解連月燒得旺盛的民怨。有說法指一眾會面官員要當「沙包」,讓市民下火發洩,然而投身教育界22年、身為學校訓輔人員協會副主席的中學校長李建文坦言,不喜歡「沙包」這個用詞,「令人覺得好似好委屈,好似自己無錯去硬食,唔係真心。」
要與民對話,特別是年輕人,並非當「沙包」,而是用心聆聽。六月至今,李建文校長聽到學生何以這般憤怒、傷心、恐懼與絕望;與前線學生對話,他見到赤子之心,無私奉獻,為香港爭取自由與公義。
身處年輕有罪的時代,他為這一代人感到痛心。他認為特首有責任重建年輕人信任,改變家長式管治思維,而非繼續採取打壓手段,否則「你有份一手摧毀呢班年輕人。」
(如何與年輕人connect系列之一)

【與年輕人對話】絲打社工:與連登仔溝通不難 須棄高高在上姿態

學校好安全,呢到無催淚彈。
李建文
學校去年設立咖啡室,有興趣拉花的學生,下課後可前來練習,咖啡豆、鮮奶免費供應。(梁鵬威攝)

學生戴「豬嘴」明志 學校更應著眼學生感受

九月開學至今,溫室校園依舊躁動不安,中學生罷課抗爭,與校方角力政治空間,連月鬧得沸沸騰騰。戴黑口罩頓成禁忌,築人鏈有換免費午餐之嫌,連儂牆上心聲被「批改」,學生彷彿做什麼也犯禁,淪為學校敵人。

過去一個月,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校長李建文同樣面對這場學界考驗,某日早上在校門迎來戴「豬嘴」的罷課男生。他無意嚴詞訓斥,如常打招呼,同時送上慰問:「學校好安全,呢到無催淚彈,可以放鬆除低面具,呢到用真面目示人,唔會被人秋後算帳。」男生聽畢欣然卸下裝備,放入背包。

李後來與男生閒談,學生雖然無解釋戴「豬嘴」原因,但表示罷課是因為政府拒聽年輕人訴求。李說:「細路過去三個月有好多經歷,其實想人知同理解,唔好敵對思維對待。」

「豬嘴」具政治象徵意義,觸動不少學校神經,李同意學校是政治中立,避免政治鬥爭,但是李校長更著眼是學生感受,若高壓禁止,學生即使除下裝備,也懷有不忿,從此關上溝通之門,學校則失去教育學生的機會,「社會個個依家係教訓佢,如果包括埋你,仲有邊個真係會教佢?如果繼續行錯咁點算?」

在反修例風波中,有前線年輕人坦言對香港未來感到絕望。(梁鵬威攝)
建立信任關係,係要重視每一個不經意嘅相處過程。
李建文

每朝握手為學生「把脈」 慢慢建立關係

教育與教訓一字之差,但心態截然不同,「教導佢你要諗方法,教訓佢你就好直接啦。」跟著西裝筆挺的李校長在校園走,遇到學生他總會主動打招呼,以「阿仔」稱呼。期間,他注意到學生恤衫拋出,先握一握手,才順帶提醒一句,「阿仔,記得攝返衫。」

與學生握手,是他的習慣,自去年九月接棒任葵涌男校伍少梅的校長,李建文每朝七時半便站在校門迎接學生,主動握手講早晨,藉以為學生「量度」情緒,若眼神有異,細問之下,總有故事,「例如學生瞓得唔好,無晒心機,原來噚晚夜瞓,同屋企人嘈交,家庭關係唔好。」

40幾歲的他笑言,這種簡單握手問候,初期經常「食檸檬」,「學生尷尬啫,好似周身唔聚財」,但中年人不怕面懵,持之而恆,深信學生有天也會握得順其自然,「建立信任關係,係要重視每一個不經意嘅相處過程,唔係發生事先做,無咩特別嘅策略,但呢個係細水長流工作。」

學校去年增設健身館,牆上霓虹燈招牌,由李校長親自構思設計。(梁鵬威攝)
學生覺得政府唔公道,唔公平,就會有情緒。
李建文

先聆聽解憤恨 學生覺得政府不公道

倒數一個月前臨近開學的日子,罷課如箭在弦,學界嚴陣以待,教育局發出開學指引,提醒教師如何關心學生,但是關心工作非「臨急抱佛腳」,這一輩的學生經歷了不一樣的暑假,李校長直言一早已下準備功夫,「唔係開學先問學生,佢三個月以來經歷咗咩。」

早在六月反修例風波爆發時,李建文已提醒學校老師、社工及輔導員加緊留意學生情緒,更會密切關心部份參與反修例運動的學生。他說,同事會與學生彼此以whatsapp緊密聯繫,有輔導員更試過到現場後方守候,等待合適時機,帶「阿仔」們離開險地。

年輕人有時比大人想像中成熟,擁有獨立思考,行事決定並非盲目,故同事與學生溝通過程,不會太快批判學生想法,反而重視聆聽,疏導情緒,「唔好太快去judge,話『你知唔知其實係犯法、會坐監、會無晒前途?』其實有啲嘢年輕人唔係唔知,但點解知道有啲嘢唔啱,但佢哋都做?或者真係違法都要試?佢哋背後係有思想同感受。」

他舉例,學生眼見社會不公,警察拘捕示威者使用過度武力,政府卻發表傾向一面倒表揚警方的言論,心頭充斥怒氣,難以平息,「佢哋覺得政府唔公道,唔公平,就會有情緒。學生會鬧囉,好多複雜嘅情緒,但無情緒失控。」所以學校要成為學生安全網,讓他們開懷抒發感受,減輕心中滋長的憤恨,才能控制負面思想,不致走向暴力。

聽到前線年輕人心聲,他坦言心酸,不禁反問:「點解呢代後生,要承受咁多挑戰同困難。」
學生覺得作為一個年輕人,如果我今日唔抗爭呢條條例,未來十年喺香港都會無未來。
李建文

心酸這代年輕人承受太多

開學前,李校長曾約見兩個參與前線示威的學生,個別單對單聆聽他們的經歷與感受。兩位學生並非「衝衝子」,無訴諸暴力及違法抗爭,上街示威,只盼爭取公義與自由,重建美好香港。席間有人訴說,為何在運動中越走越前;又訴說,如何親眼目睹警察亂打市民,因而經常發惡夢。

學生為了恪守心中的價值,願意付出好多代價,沒有顧慮太多,「佢覺得作為一個年輕人,如果我今日唔抗爭呢條條例,未來十年喺香港都會無未來」。聽著學生的絕望與抉擇,他當刻覺得非常心酸,流下眼淚。「佢俾我感受得到,唔係為私利出發,係想個社會變得更加好,起碼我呢個學生係。」

作為校長,他無力改變現今時局,但希望為學生做點事。他問對方,「你想校長為你做啲咩?」兩人都不若而同明言,希望讓更多人知道年輕人在運動中的想法與感受。

李校長坐言起行,作為學校訓輔人員協會副主席的他,本月中在學校禮堂舉辦一場講座,邀請八位前線與和理非的中學生分享,有約30位來自不同學校的老師出席,歷時兩個小時。他坦言,難料分享會對老師一時三刻的影響,但至少他們踏出第一步去理解,「唔一定100%去認同,但起碼讓學生知道老師無放棄佢哋。」

這個暑假與學年,中學生有不一樣的經歷。(梁鵬威攝)

政府應先還社會公道  特首需承認自己一手摧毀信任基礎

特首林鄭月娥首場社區對話今日舉行,她一直揚言重視聆聽年輕人聲音,但大部份年輕人均拒絕對話。「如果溝通咁重要,點解佢哋唔肯同你講嘢,有無問過自己?」

李校長坦言,不論特首或成年人,要與年輕人對話,首先要放下對年輕人的既有前設,「例如後生一定無知、衝動、易受人影響、唔心思熟慮、短視等等」,重新學習新一代的思維與溝通方式,尊重年輕人擁有獨立思考,以他自己為例,六月開始學上「連登」,緊貼年輕人對反修例事件的想法。

若要促成真誠的對話,更必先要與年輕人重建互信。李建文說,特首需要承認自己一手摧毀這個信任基礎,承認處理今次爭議不夠公道,同時要以行動證明,還社會一個公道。

年輕人係我哋香港未來,如果我哋想為未來做一啲功夫,咁你係咪要為年輕人做一啲嘢? 如果繼續打壓、用家長式思維去調較呢班學生,你有份一手摧毀呢班年輕人。
李建文
教育要用心,政府管治何嘗不是。(梁鵬威攝)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