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年輕人對話】絲打社工:與連登仔溝通不難 須棄高高在上姿態

撰文:胡家欣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上月底舉辦首場社區對話,期望透過溝通化解社會矛盾,但是否能重新與港人特別是年輕人「reconnect」仍然存疑。從事網上青年外展工作的90後社工靜怡認為,政府要與年輕人溝通,形式並不重要:「你上連登討論區咪睇到(年輕人心聲),我同你講呢啲說話仲真,因為我匿名呀嘛。」
她說,連登盛載年輕人的創意與千其百趣想法,自己每日依然學習如何交流,並強調走入連登不難,一切盡在心態:「你要好覺得自己都係連登仔,你同佢喺呢個地方好平等。」
(如何與年輕人connect系列之二)

【與年輕人對話】中學校長籲用心聽:繼續打壓 將一手摧毀這代人

靜怡擔任網上青年外展社工七年,她認為大人學上連登不難,關鍵是抱持平等心態交流,放下固有守舊想法。(梁鵬威攝)

網絡世界有獨特語言 網民無聊事認真做

靜怡是90後,作為網上青年外展社工的她,這七年間在連登討論區、telegram、instragram之間遊走,每星期有兩天坐在電腦螢光幕前,與一眾「巴打」和「絲打」交流,透過互聯網接觸問題青年,字裡行間化解他們的煩惱。她說,外展隊一年接觸過3,000名年輕人,在現實世界中繼續跟進的個案有約250人。

長時間與年輕人打交道,靜怡在連登是「資深絲打」,回想剛入行時只是20出頭,當時首次接觸「高登討論區」,要不斷請教同事學習網上世界的「特別用語」,而這些詞彙至今不斷演化:例如「帽事嘅」,看似安慰別人「無事嘅」,實則暗示對方被「戴綠帽」;「新會然」就是以不純正的廣東話口音,諷刺在討論區的「五毛」新會員:「我每次都覺得呢個好好笑,哈哈。」

網民的創意層出不窮,靜怡每次想起都會捧腹大笑:「記得有人搞過夾腳指大賽,影自己腳指可以夾到咩,有人夾部電腦,有人夾紙巾……好無聊呀係咪?但你睇到就會覺得好好笑,我欣賞佢哋無聊事認真做。」

你要好覺得自己都係連登仔,你自己都要對呢個身份有認同,你同佢喺呢個地方好平等。
靜怡
年輕人在運動中的心聲細語,可在連登略知一二。(梁鵬威攝)

走入連登平起平坐  非硬套大人思想

在反修例示威浪潮之中,連登討論區的角色極為重要,靜怡指要熟習「連登文化」並不太難,但認同較年長的人要融入這個年輕人「蒲點」,必須擺脫高高在上姿態更重要:「你要好覺得自己都係連登仔,你自己都要對呢個身份有認同,你同佢喺呢個地方好平等。」

她稱自己在連登只是一名普通網民:「連登仔喺呢度就係要擺脫主流價值觀,好多嘢係現實生活講唔到,佢先走上網講,若果你帶著自己既有諗法去睇,你永遠都唔會同佢哋溝通到。」

有人會認為,年輕人需要「被引導」走向正途,在網絡世界沉浸多年的靜怡則有另一個看法:「有時我都會諗,咩叫真正嘅關心?年輕人其實好需要其他人認真去聆聽佢哋心聲,唔係批評佢任何嘢,要明白佢哋心裡面到底諗緊乜,講得出佢哋心底話。」

「連登」平台是年輕人抒發心聲之地。(梁鵬威攝)

她向記者示範如何與「連登仔」溝通,例如有網民在討論區寫道:「人生有咩值得開心、人生已完。」作為「絲打」的她會回應道:「感覺得到巴打好多不順利……有冇搵朋友仔去傾下?」三言兩語,配上哭泣表情符號,先呼應對方想法,以問題作結令對話可以延續溝通,短短數十字便可,毋須老土的「正能量鼓勵」。

靜怡解釋,主觀地想對方快樂,出發點的確是想對方好,卻當中卻可能令對方覺得欠同理心:「我好記得有情緒問題嘅細路講過,最憎就係聽正向心理學,一味叫人點樣開心係最難聽。」

她說,做社工並非硬要幫年輕人套上盲目的樂觀主義,反而應有空間容許負面情緒,然後逐步疏導:「有時係要學習如何面對唔開心嘅事,個社會就係唔公平,就係發生好多唔開心嘅事,唔開心係合理同正常,唔需要去迫自己去快樂。」

靜怡接觸過不少有經歷的年輕人,每每為他們重覆跌入人生困局而痛心,好像很多不幸的遭遇經常會發生於同人一身上。(梁鵬威攝)
可能你唔認同佢呢啲行為,但你都要話畀佢知,喺唔認同呢啲行為時,我能夠接納你係一個人,理解你嘅難處同需要。
靜怡

接納年輕人犯錯  陪伴找出路

不過,靜怡強調與年輕人同聲同氣,並不等同放棄正確價值觀、底線。她憶述兩年前跟進一個基層「雙失」男孩個案,只得17歲的小伙子性格火爆,曾在公開場合侮辱她,但事後不肯道歉:「錯咗唔緊要,可以包容原諒,但你要負責任,人哋先會原諒你。」男孩倔強口硬,自此兩人關係「凍結」,直至兩年後,兩人才在監獄重遇。

在冰冷的牢房內,誤入歧途的男孩終於開口道歉,靜怡說自己忍不住落淚:「我喺度問自己,係咪我做錯啲咩?定係我做得唔夠好,令你發生咁嘅事。」男孩說:「唔關你事,係自己嘅問題。」說到這裡靜怡已不禁雙眼通紅,因為她知道男孩心地不壞,只是性格不夠腳踏實地,想走捷徑建立成就,讓別人認同自己、父母感到驕傲,無奈卻犯下過錯。

她慨嘆社工能力有限,但年輕人面對社會各種壓力也會軟弱無力:「佢哋可以有幾自強去抗衡,做到一啲改變?」年輕人走上歪路,社工只能繼續陪伴同行,鍥而不捨共同尋找出路:「可能你唔認同佢呢啲行為,但你都要話畀佢知,喺唔認同呢啲行為時,我能夠接納你係一個人,理解你嘅難處同需要。」

特首林鄭月娥經常表示重視年輕人聲音,但要傾聽年輕人心聲,不一定需要製造平台,上連登或許更能聆聽年輕人內心深處。(梁鵬威攝)
我真係同你傾嘞,咁傾完又點?最重要係do something ,講完無做佢哋仲嬲,我肯定!
靜怡

此刻年輕人重視回應多於對話

特首林鄭月娥經常說重視年輕人聲音,但上月底的社區對話,年輕參與者寥寥可數。靜怡對此有另一個看法:「我自己覺得個對話平台唔駛製造,個平台其實一直都喺度。好簡單,你上連登咪睇到,我同你講,呢啲說話仲真,因為我匿名呀嘛,唔駛兜口兜面同你講,其實咪講得放啲。」

反修例風波持續超過四個月,她直言,今時今日年輕人非著重對話,而是對政府的回應,「我真係同你傾嘞,咁傾完又點?最重要係do something ,講完無做佢哋仲嬲,我肯定!」

這場政治風暴令不少年輕人不再信任政府:「我覺得政府要令社會重拾信心,唔只係年輕人咁簡單,係全港所有市民,但呢個信心可以點樣建立,我真係唔知,尤其係呢個時世係好複雜同艱難嘅一件事。」

年輕人犯錯後要學會承擔,亦要面對和解決問題,她期望政府,也會明白這個顯淺道理。

每個年輕人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成年人若強加諸想法改造對方,只是讓他們失去自我,猶如折去一雙可展翅的羽翼。(梁鵬威攝)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