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入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 荃灣白樓三面環海 須保留原有景觀

撰文:侯彩琳
出版:更新:

政府推出第六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納入兩個法定古蹟,大潭篤原水抽水站員工宿舍群、灣仔景賢里;及兩個三級歷史建築,荃灣白樓和馬灣芳園書室。
荃灣白樓三面環海,原本為商人律敦治的私人住宅,現為機場核心計劃展覽中心。古物古蹟辦事處指,營運機構在活化白樓時需保留原有空地及建築特色,若加設建築物,則不得高於白樓天台扶欄,以免遮蓋白樓喧賓奪主。

荃灣「白樓」建築古典簡樸。(張浩維攝)

白樓原為律敦治住宅

位於荃灣青山公路汀九段的白樓總樓面面積約460平方米,用地面積約1,760平方米,現時為三級歷史建築。活化後可考慮作食肆、郊野學習/教育/遊客中心等。

古物古蹟辦事處建築師陳海韻介紹,白樓於1930年代建成,起初為印度商人律敦治的私人住宅,1973年被港英政府收購用作公務員宿舍,時任財政司夏鼎基曾入住。1995年被擴建為機場核心計劃展覽中心,現時仍對外開放。白樓三面環海,可欣賞馬灣海峽。

陳海韻指,白樓具古典簡樸的建築特色,為不影響白樓歷史價值,社企在活化建築時,需保留圍繞白樓的空地,而有馬賽克、水磨石的樓梯、白樓後的小路等特色建築均需保留。

目前白樓的主樓用作展覽用途,陳海韻指,希望社企可拆卸主樓內的展板,復原舊有面貌。至於擴建部分及發電站、垃圾收集站、無障礙通道,因樓齡較短,故均可改建作全新用途,惟新建築物的高度不可高於白樓天台扶欄,以免遮擋白樓及其天台景觀。

芳園書室為馬灣戰前學校

馬灣田寮村芳園書室於1920年至1930年間建成,總樓面面積約140平方米,用地面積約280平方米,現時為三級歷史建築。活化後可供作博物館、食肆、商店等。陳海韻介紹,書室原本為小學,供小孩學習基本知識。在日佔時期,日軍曾短暫進駐書室,戰後書室重新開放,書室更是馬灣僅存的戰前學校。

芳園書室護墻由不同顏色組成。(張浩維攝)

芳園書室曾是第一期活化計劃的項目,並於2012年至2013年間被活化為旅遊及教育中心暨馬灣水陸居民博物館,後因人流稀少而交還政府。陳海韻指,參與活化的社企需保留書室的建築特色。而現有的博物館亦可改動,惟希望在書室內保留空間展示馬灣及芳園書室的歷史。而書室於2012年所建的樓梯、電梯及廁所等設備亦可保留。陳海韻亦指,由於希望保留足夠空間讓公眾欣賞芳園書室的外貌,故不希望社企在書室範圍內加建建築物。

芳園書室為馬灣僅存的戰前學校。(張浩維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