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補貼】盧偉國形容:人均貼73元撈飯都唔鹹 促下調補貼門檻

撰文:陳晶琦
出版:更新:

政府2019年推出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並於今年起將補貼提高至三分之一,即每月交通開支多於400元後,每1元可獲0.33元補貼,補貼金額上限為每月400元。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今早(17日)召開會議,多名立法會議員稱計劃推行首年,人均補貼金額僅約73元甚少,更稱「撈飯都唔鹹」,建議政府須降低補貼門檻,減輕市民交通費用負擔。
運輸及房屋局副秘書長蔡傑銘多次重申,計劃主要針對交通費用負擔較重的市民,且調高補貼金額上限後,開支預算已由約23億元增加至約31億元,強調公帑須運用得宜。

計劃推出初期,有部分市民或因未熟習計劃,須透過特別安排申請領取去年1月至3月的逾期補貼共有293位市民,涉補貼金額約2.1萬元。(資料圖片)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推行首年,全年發放補貼總金額約19億元,即每月平均發放補貼約1.6億元;每月平均受惠人數約220萬,人均補貼金額約73元。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恒鑌表示,現時市民能夠領取200元以上至300元的補貼上限僅屬少數、約佔10%,質疑當局為何能夠將補貼上額提升,但拒絕將補貼門檻下調至200元。經民聯立法會議員盧偉國則笑言,人均領取補貼金額為73元是「撈飯都唔鹹」,促當局切實考慮調低補貼門檻,讓市民能夠領取更多補貼。

另外,議會陣線立法會議員毛孟靜則關注「水貨客」領取補貼問題。她建議,當局可考慮限制每日過境交通的次數,以打擊濫用補貼情況。運輸及房屋局副秘書長蔡傑銘表示,「水貨客」較難識別,但每月以較高開支的八達通數量評估,亦沒有因計劃推行後大幅增加,故當局將持續檢討,並考慮會否落實更多措施,例如以實名制或電子繳費方式發放補貼。

就調低補貼門檻方面,蔡傑銘強調計劃調整後每年補貼金額預算已由約23億元增至約31億元,多次重申公帑運用須謹慎。

至於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去年10月底公布,為運輸及貨運業界提供六個月燃料補貼或一次性補貼,當中涉補貼6.1萬名的士、專線小巴及紅色小巴司機燃料費,他們於石油氣加氣站入氣時,每公升將會減1元,為期六個月。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譚文豪於會上質疑,當局如何確保每公升1元的折扣能真正惠及司機,且石油氣站亦不會趁勢加價。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指,現時專營石油氣加氣站,其石油氣價以特定方程式規管;非專營石油氣加氣站,當局則會要求石油氣供應商聘用核數公司審批操作,屆時政府批出補貼時,核數師亦需同時向政府提交審核報告。陳帆補充,當局將不時派員到石油氣站巡查,以確保補貼運用得宜,且正與油公司商討箇中細節及實際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