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老宿位需求增幅遠超供應 羅致光憂輪候延長:居家安老才是上策

撰文:石國威
出版:更新:

面對社會高齡化問題,安老宿位一直供不應求。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今(12日)發表網誌稱,在過去四個財政年度一共增加了584個資助宿位,但按當年制定《安老服務規劃方案》時推算,同期增加的資助護理安老院與護養院宿位需求達7,681個,即需求增加是供應增加的13倍,若沒有其他方法解決,他憂慮輪候時間只會加速延長。
羅致光雖指政府有責任增加安老宿位,但此不是上策,上策應是讓需求減少,而且居家安老是絕大多數長者選擇,所以增加家居照顧服務才是上策。他強調,如現屆政府沒有增加家居照顧服務,基本上不可能將資助護理安老宿位輪候時間縮減至19個月,反之應還是在延長中。

增加社福設施三項措施 遠水不能救近火

羅致光解釋,現屆政府增加社福設施加入了三項措施:一是在合適賣地條款中加入成功投標者興建福利設施的要求,主要是安老院;二是運用200億元嘗試在現巿場上購買福利設施的處所;三是2020年的《施政報告》宣布在不影響公營房屋供應和其他配套設施的前提下,日後在公營房屋發展項目中,預留約5%總住用樓面面積的處所作福利用途。

因此,他表示從長遠規劃角度,未來安老設施供應將會有所保證,但由於安老院所需面積十分大,巿場上難以購買合適處所,而另外兩個措施則涉長遠規劃,遠水不能救近火。

過去四年資助宿位增584個 需求卻多12倍達7,600多個

在過去四個財政年度共有八間資助安老院啟用,雖然增加了584個資助宿位,但羅致光稱若以他在2014年至2017年在大學時協助政府制定《安老服務規劃方案》所作推算,2017年至2021年數年間,增加的資助護理安老院與護養院宿位需求約為7 681個,即需求增加是供應增加的13倍。

資助安老院由規劃到完成最長需18年

他表示,若沒有其他方法解決需求問題,輪候時間便只會加速延長,並指上述八間啟用的資助安老院,最早規劃在1999年,用了18年完成,最遲規劃的是2011年,也用了9年完成,換言之,現屆政府開始啟動的興建安老院項目,最快都要到下屆政府2023-24年度才會落成。

新一屆立法會成立後修訂《安老院條例》提升院舍要求 料設過渡期

他又說,政府亦正檢討《安老院條例》,提升院舍的法定要求,若一些安老院不盡早作出改善,日後若修改了法例便不能再營運。政府計劃於新一屆立法會成立後,提交有關修訂條例草案,而現時的構思中是會有一個過渡期。

資助宿位輪候時間減至19個月 羅致光:沒有增加家居照顧服務不可能做到

較短期增加供應方法之一,羅致光認為是增加巿場上合符質素要求私營安老院,然後透過買位計劃增加資助宿位,包括由2019-20年度開始連續五年,每一年增購1,000個甲一級宿位。目前,資助護理安老宿位輪候時間已由現屆政府開始時平均24個月,減至最近的平均19個月。羅指,現屆政府若沒有增加家居照顧服務,基本上不可能將輪候時間減至19個月,雖政府有責任增加安老宿位以滿足需求,但這不是上策,而上策還是讓這個需求減少,而且居家安老是絕大多數長者的選擇,所以增加家居照顧服務,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