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前瞻】中資進取價搶地 庫房土地收入破千億 高預算五成

撰文:李彤
出版:更新:

政府庫房主要收入之一來自賣地市場,而本財政年度的地價收入可用「大豐收」來形容!
受中資高價搶地,單是下半年多幅啟德區住宅地以超高價批出,如連同港鐵補地價金額等,本財政年度地價收入勢超1,000億元,較去年時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發表財政預算案提及的670億元,「大幅超標」逾五成,更創2010年主動賣地以來最高水平。

啟德新發展區至今已招標批售出11幅地皮,且深得中資追捧,成近年地價收入的主來源。(黃永俊攝))

本港的地價收入主要來自賣地及補地價收益,去年曾俊華公布預算案時,預測2016-17年度 (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 的全年地價收入有670億元,惟根據地政總署網頁資料顯示,截至今日(18日)為止,單是透過招標賣地的收入已逼近850億元。

何文田站及黃竹坑站兩個住宅項目,料涉逾百億元的補地價金額。(資料圖片)

中資斥250億投五地

當中逾半賣地收益來自去年下半年,多幅市區靚地獲中資以「超高價」奪得,一下子為庫房進賬不少。

其中最觸目為去年11月至今年1月間,中資海航集團以「志在必得」的姿態,斥逾197億元「狂掃」三幅啟德住宅用地,每幅地皮出價均高於市場估值10%至80%不等,每呎樓面地價逾1.3萬元,較同區現樓呎價還要貴。

去年8月,中資五礦地產第二度參與本港賣地市場,即擊退12間財團、以40億元投得油塘崇信街與仁宇圍住宅地,高估值逾四成。綜合2016-17年度暫批出19幅住宅用地,5幅由中資投得,涉額約248億元,佔招標賣地總收入約三成。

與此同時,商貿地的地價亦屢破新高,如日前(15日)批出的長沙灣瓊林街商貿地獲新世界以78億元投得,屬商貿地單一地價金額新高;黃竹坑業勤街與黃竹坑道交界商貿地亦以破紀錄每呎樓面地價約8,872元批出,故本財年批出的5幅商業/商貿地,地價收入已貼近190億元。

鴨脷洲利南道料成百億地王

值得留意的是,距離本財政年度完結(3月30日)尚有一個半月,目前已推出招標但未批的土地尚有兩幅,包括昨日(17日)截標的鴨脷洲利南道及啟德1L區2號住宅用地,前者屬臨海地王,兩幅地皮估值約114億及72億元,若兩地順利售出,本財年的賣地收入將突破1,036億元,較上一年度的總地價收入約600餘億元,暴增七成。

除招標賣地外,本財政年度首三季(4月至12月)的補地價金額約為88億元,連同每年涉數億元的短期豁免書收費等,總地價收入有望衝破1,100億元,成為庫房一大收入來源。

事實上,自梁振英上任以來,積極透過賣地計劃推出土地,即使本財年「一鐵一局」供應減少,單計官地可建單位數量亦足夠達到每年1.8萬伙的供應目標,供應續增,同時,「出手闊綽」的中資財團對土地需求亦愈來愈大,據發展商人士指,目前仍有多間來自內地的企業財團有意南下開拓或涉足本港土地市場,可預期中資來港搶地的情況將延續,土地有價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