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論戰掀起「漢服日」倡議 傳統衣著何時可擺脫「戲服」印象?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日前中國大陸舉行全國兩會,會上關於節日、假日等討論建議,受到大眾的關注。比如全國人大代表、湘繡非遺傳承人成新湘認為,漢服為中華民族文化的載體之一,建議將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定為「中國漢服日」。這項提議一出受到許多討論。已經出圈、形成產業鏈的漢服復興運動,似乎前景大好,但仍有民眾將其視為「戲服」,究竟漢服未來發展還需要克服哪些問題呢?

日前,有遊客身着漢服在武漢東湖櫻花園內賞花留影。(新華社)

網友如何看「國家漢服日」

建議設立「國家漢服日」的提議,很快地衝上微博熱搜。這是由於中韓網友在明制漢服、韓服間的論戰,已擴大、上升到各個層面。許多中國網友發現傳統的木結構建築以及榫卯營造技藝、丹青、中國結等,通通都被韓國申遺;且近年中國漢服同好者辛苦考究、還原出來的唐制齊胸漢服,竟被韓國人盜圖寫上「韓新羅、三國時期的貴族婦女裝扮」。

不只如此,還有大批韓國網友在維基、百度等各大網絡百科上,竄改中國歷史等詞條,如寫:「蠶絲是韓國人發明」、「中國自古為韓國的屬國」等。這一連串源自2020年11月的中韓網絡論戰,讓不少中國年輕人,其心態上陷入文化快被韓國「偷」走的恐慌,因此對於人大代表的「漢服日」提議,都相當支持。

但也有網友認為,漢服只不過是特定群體的愛好,本為青少年的另一種Cosplay,大可不必將其上升到國家節日的高度。還有部分網友建議,因中國是多民族國家,文化方面歷來是多元包容,認為「漢服日」應改稱「華服日」,或「傳統服飾日」可能會更妥當。

不過,出乎許多人意料地是沉浸漢服圈多年的同好們,卻對「國家漢服日」的建議持反對態度。他們認為,與其定個節日要求每個人都在那天穿漢服上街,倒不如推行穿漢服過節,逐步讓漢服日常化、與傳統節日結合還比較實際。

漢服老是被認作「戲服」 根源竟是「滿清」

但是要將漢服與日常生活結合,仍舊有其難度,例如先前有夫妻穿漢服到民政局登記,卻被工作人員以「戲服」為由遭到拒絕。對於現在已經廣為人知、日常都能看到的漢服,還是有民眾將其與「戲服」畫上等號,其實是有歷史原因的,而這與從滿清入關後,推動的剃髮易服有關。

由於清廷的剃髮易服政策,漢人男性的服裝儀容發生很大的變化,也導致冠禮消失。(微博@風聞社區)

早在努爾哈赤(1559-1626)所建立的後金(1616-1636年),便有對統治下的異族男性強制要求剃髮的政策。清順治元年(1644),滿族入關建立清王朝,為方便統治、鞏固政權、同化漢人等原因,於來年頒佈《剃髮令》,要求漢人男性於10天內剃髮,表示歸順朝廷。

後又頒佈:「凡投誠官吏軍民,皆着薙(也通剃字)發,衣冠悉遵本朝制度」的《易服令》,兩者合稱「剃髮易服」。由於誕生於戰國、西漢時期的中國天下觀,首重「華夷之辨」,即以血緣、地緣、衣飾禮儀文化作為文明與野蠻的判定標轉。可想而知,剃髮易服遭到了漢人強烈的抵抗,清廷為此發動「江陰八十一日」、「嘉定三屠」、「揚州十日」等殘酷的屠殺鎮壓。

從此,民間便謠傳有「十從十不從」即:「男從女不從、生從死不從、陰從陽不從、官從吏不從、老從少不從、儒從而釋道不從、娼從而優伶不從、仕宦從婚姻不從、國號從官號不從,役稅從文字語言不從」。從此漢服僅存於戲曲,300多年來以舞台服飾的樣貌示眾,導致今日大眾一看到漢服,就覺得是「唱戲的」。

漢服該如何回到日常生活

漢服復興運動,目的在於如何讓漢服重回民眾的日常生活。那麼首要做的事情,便是將其去戲劇、戲曲化,這也是為何漢服同好多把古裝劇戲服、影樓裝排除在漢服之外的原因之一(另一原因是戲服不夠考據)。

漢服要如何回到日常,可以先從婚喪喜慶、傳統節日,如花朝節、上巳節、端午、中秋等,穿着漢服過節,以此逐步重建出各個場合中漢服應有的服裝體系。有評論認為,只有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穿的衣服、不再被視為表演服,漢服才算是成功復興。

年輕民眾身體力行將漢服融入日常生活。(中新社)

中國大陸的漢服同好在「國家漢服日」這一看法上,除了支持、反對外,還有不少排斥商業資本的聲音,部分網友留言「嘴裏喊着漢服,腦子裏全是生意」、「不希望漢服成了資本的撈錢工具」等,不願有未經考據而打着「漢服」旗幟的商家賺錢。但其實回顧漢服運動從小眾、出圈到形成產業鏈,在考據、還原服飾的過程同時,其實商業資本早已參與,否則如何成為年輕人的流行?漢服在「出圈」的同時,也面對更多的考驗。

由此可知,「出圈」的漢服還有許多需要解決、處理的難題,但能夠開啓討論就是好的開始。相信這場來自民間的漢服復興運動,將會持續帶動起諸多被現代人遺忘的文化傳統,只要中國自己重新拾起、正本溯源,便不用害怕會被搶走。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