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不只食湯圓餃子? 全國各地習俗一文睇清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俗語話「冬大過年」,雖然不像農曆新年般有公眾假期、年宵市集,但大部分家庭都會「做冬」,一家人吃飯團圓。
在北方,大多地方都有吃餃子的習俗,南方則是吃湯圓。惟因風俗文化各異,各地區都存在着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

臘味

廣東人都有「加餸」吃冬至肉的風俗,其中臘味是廣東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傳統食品。除了祭祖,廣東人會準備魚、肉、臘肉臘腸等菜餚,以祈求來年能鴻運當頭,大吉大利。

在冬至當日,廣東人有向親朋好友送臘肉的習俗,因此超市都會特意展示出售臘味,包括臘肉、臘腸、臘鴨、火腿、鹹肉、熏肉等,有散裝、袋裝等供市民各取所需。

在冬至,廣東人有「加餸」的風俗。其中,臘味是廣東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傳統食品。(視覺中國)

湯圓

冬至吃湯圓是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南北各地有不少湯圓的名品,例如寧波湯圓餡多皮薄,糯而不粘;長沙姐妹湯圓潔白晶瑩,香甜可口;浙江金華的鹹湯圓就會包上芹菜豆腐乾、筍乾肉等餡料。

餃子

北方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據了解,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中國醫聖張仲景發明,距今有超過1800年的歷史。

東漢末年,張仲景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凍爛,於是發明「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祛寒藥材在鍋中熬煮,煮好後再將其撈出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病人,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百姓食用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被凍爛的耳朵就會康復。

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百姓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於是模彷嬌耳做成食物,並稱之為「餃耳」、「餃子」。自此,「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更有「冬至吃餃子一冬不會凍耳朵」的說法。

羊肉湯

在四川,冬至會吃羊肉湯,其中簡陽羊肉湯是成都簡陽的特有美食,主要食材包括羊肉、羊血、羊雜、鯽魚、豬骨、辣椒等,其湯鮮、味美、香氣宜人。

據介紹,簡陽羊肉湯的獨特得益於簡陽的山羊,除了有種源優勢(努比羊與簡陽土羊雜交而成)外,其生存環境也是簡陽獨有。有專家趣言,簡陽的山羊是吃中草藥(綠色山草),喝礦泉水(龍泉湖、三岔湖的水),以在如此得天獨厚的條件下生存的山羊作為原料的簡陽羊肉湯,自然湯鮮味美。

2008年,簡陽羊肉湯在幾萬個參賽菜品中脱穎而出,入選全國30道奧運健康美食,成為其中唯一以羊肉為主料的湯類菜品。

圖為四川成都市小關廟簡陽羊肉湯一條街。(視覺中國)

頭腦

除了四川,寧夏銀川也在冬至食用由羊肉製成的「羊肉粉湯餃子」,並為其取名為「頭腦」。羊肉粉湯由蘑菇和羊肉烹飪而成,佐以鹽、姜、蔥、蒜、辣椒、醬油等調料,湯滾開後放入粉塊、粉條,再加入韭黃、蒜苗、香菜等。

由於羊肉粉湯餃子做法獨特,味道香辣可口,現在已成為銀川的一道特色小吃。

赤豆糯米飯

在湖南、湖北一帶,冬至當天要吃赤豆糯米飯。相傳,一位名叫共工氏的男子,由於其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由於疫鬼最怕赤豆,於是民間就在冬至當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據介紹,糯米味甘、性溫,能夠補養人體正氣,食用後會周身發熱,起到禦寒、滋補的作用,最適合在冬天食用。黑糯米效果更好,有助於產婦滋補產後造成的身體虛弱,有利於增加乳汁,哺乳嬰兒。

在湖南、湖北一帶,冬至當天要吃赤豆糯米飯。(視覺中國)

年糕

從清末民初至今,浙江杭州人都喜歡在冬至做三餐不同風味的年糕,早上吃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吃油墩兒菜、冬筍、肉絲炒年糕,晚餐吃雪裡蕻、肉絲、筍絲湯年糕,冬至吃年糕喻意「年年長高,圖個吉利」。

姜母鴨

廈門人冬至吃薑母鴨。姜母鴨以紅面番鴨為原料,用芝麻油將鴨肉炒香後,再加入老薑(姜母)及米酒等燉煮而成。

廈門人冬至會吃薑母鴨。(視覺中國)

釀酒

客家人認為,冬至時的水味最醇,用來釀酒可久藏不壞、柔和爽口、回甜生津、後勁頗足,因此有冬至釀酒的習俗。

桂圓燒蛋

浙江嘉興人會吃桂圓燒蛋過冬至夜,首先將桂圓剝好放水烹煮,打入雞蛋後再加糖。當地人稱,「以前人們的生活條件不大好,冬至夜吃上一碗熱騰騰的桂圓燒蛋,自個兒心裡就感覺整個冬天都不冷了」。另外,在嘉興平湖有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