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 ≠ 齋】唔夠營養?易餓?難煮?素食導師剖析茹素三大誤解

撰文:李欣愉
出版:更新:

很多肉食者都被素食健康、環保的賣點吸引,希望嘗試吃素,但實行時總會遇上不少困難和疑問——會營養不良嗎?會不夠力氣嗎?很難煮嗎?各種對素食的困惑變成健康飲食路上的絆腳石。
茹素28年的素食導師黃凱欣(Doris)小時候經常生病,八歲時跟隨家人吃素後健康大有好轉,完全沒有營養、力氣不足的問題。她指出吃肉和吃菜完全是兩回事,故需要一定的適應期,只要身體適應了吸收大量的蔬菜,自然會體驗到吃素的好處。
攝影:陳嘉元、部份由受訪者提供

Doris四出舉行烹飪班,推廣素食文化,媽媽(中)亦經常隨行當她的小助手。(李欣愉攝)

Doris的吃素經歷,要從她的父母說起。因為爸爸尿酸積聚過多,而患有嚴重的關節痛,經醫生建議轉為食素後病情大有改善,亦因此影響身體同樣虛弱的Doris:「出生時我的身體狀況便不好,腸胃很差,經常噴奶和屙嘔,不時發燒和感冒,經常病得被打橫抬去看醫生。後來爸媽問我會否跟他們一起吃素,徵詢過醫生的建議後,便在八歲時正式成為素食者。」

茹素不等於營養不足
對於讓小孩吃素,很多家長都會擔心會否營養不足,導致不夠力氣學習,Doris則引用自己、弟弟和丈夫的經驗辯解:「完全沒有這些問題,一直以來都有足夠的體力應付日常生活。我的弟弟是運動健將,擅長羽毛球,又是跆拳道黑帶,但他從三歲便開始吃素;先生近年跟隨我吃素,他還是年年參加毅行者。」她指現代都市人很難會營養不足,除了菜和豆腐,亦可多吃果仁、Super food(如奇亞籽、羽衣甘藍、藜麥)來補充各種營養。

高纖蔬菜易消化,宜少吃多餐
一般人對吃素的另一個誤解是容易肚餓,Doris指這是因為身體習慣了接受肉類,初轉茹素時才有的不良感覺。「因為肉類有脂肪,油膩和滯感會持續一段時間。而蔬菜因為高纖,很快便消化,才令人有吃素易餓的誤解。」她說只要習慣少吃多餐,便能維持飽肚感。

煮素需較多時間準備食材,但為了健康都是值得的。

健康需要時間換取
但Doris亦坦言煮素菜比起一般肉類菜式較麻煩:「煮肉很容易,買塊肉切開,加數種調味料拌勻,再蒸一蒸便完成,但煮素的話不可能只齋炒紅蘿蔔或蒸豆腐,需要花心思配搭數種材料,而且洗切亦較花時間,不過的確對身體有好處。」她建議家長可以多買數種食材再互相配搭,如紅蘿蔔配木耳、紫椰菜炒菇,再蒸一碟豆腐或素鴨便足夠。

Doris到馬拉參加烹飪比賽時,趁機走訪當地的素食餐廳,嚐到竹炭素食漢堡包、紫菜野菜卷及泰式沙律。

除了肉類,魚露和帶辛味的大蒜、蔥、韭菜都不能食用,故日、韓、泰菜都不會吃。記者問哪外出吃飯或旅行時會很麻煩吧,Doris卻斬釘截鐵地說不會:「我去旅行前會大量搜集資料,而且現時世界各地如馬拉、泰國都湧現了很多素食餐廳,我會不斷找素食取靈感煮新菜式,現時網上這麼多資料,搵素食話咁易。」

過去素食者選擇不多,Doris為了讓家人能吃到更多新口味而不斷鑽研新菜式,2013年開始在網上創辦素食專頁,以創意和賣相吸引更多人茹素,亦獲得多個素菜烹飪比賽的獎項。今年書展將有她個人第一本撰寫的「純素」食譜《純素 肉食者也滿足的蔬食料理》,書內近60個食譜融合東南亞、西式、日韓、台式風味,打破大眾覺得素食很「齋」又油的舊看法。

《純素 肉食者也滿足的蔬食料理》
作者:黃凱欣Doris Wong@Mimi Veggie
出版社:海濱圖畫公司
定價:港幣$98
*於香港書展2017首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