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機成癮】世衛擬列沉迷打機為心理健康疾病 專家教你4招戒癮

撰文:李欣愉
出版:更新:

功能多多的電子產品可說是雙面刃,方便生活的同時亦讓很多人沉迷電子遊戲。世界衛生組織(WHO)計劃於2018年把過度沉迷電子遊戲,視為危害心理健康的疾病,起名「電玩失調症」,納入最新版本國際疾病分類編碼。
從事學前教育22年的程詠嫻(Vienn)指出,並非所有電子產品或遊戲都有害,有治療師亦會用Wii來訓練平衡力或手腳協調,而是取決於家長是否能監控。她指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會令小孩的言語表達及思考能力下降、專注力降低。要戒除打機習慣,除了協助小孩轉移注意力,家長亦要做好榜樣。

2017年年末,世衛宣布計劃把過度沉迷電子遊戲列為於今年宣布的「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修訂版,正式列為一個心理健康疾病,並可從以下三點判斷是否上癮:

玩家的自我控制能力受損,不能控制玩電子遊戲的次數、每次的時間長短等。
沉迷程度影響日常生活,包括學業、工作、人際關係等等。
以上情況維持一年。

Vienn指出,有打機成癮的人都有心癮,如不能打機會有焦慮、不安、煩躁的心情。現時很多小孩都欠缺專注力,她指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是原因之一:「電子產品的螢幕每一秒都不斷閃動,刺激眼球吸引小孩的注意,當小孩習慣了快速閃動的畫面,換到靜態活動時便難以集中。」但現實中老師和黑板並不會閃爍,即使採用活動教學、設計色彩繽紛的教材,都不會追得上畫面的刺激,小孩難以安坐及學習。

除了減低專注力,過度使用電子產品亦會影響說話表達能力,Vienn指使用電子產品是一個單向式的接收,用家不用與人互動,但說話不只發聲,背後還有一連串聆聽、分析、組織及回應等邏輯思考過程,但單向式的接收會令小孩習慣封閉性回應或回應單詞。「例如小孩未能在適當的階段回答WH問題(Where、How、What等等),他們可以簡單回應『食咗』、『豬肉』、『唔要』,但對聯想式問句或開放式問題便不能應付,導致表達訴求感受變弱。」她又指對小孩較多了解的父母或許能揣摩背後隱藏的意思,又或有較多耐性去引導小孩說出完整想法但幼稚園、小班活動中,導師未必有能力逐一照顧。

家長不應主動給小孩使用電子產品。(VCG圖片)

她指有有家長希望幫小孩在一年內從不懂說話進步至會說話,但除了導師的幫忙,亦要視乎是否有提供適當語境:「我不想浪費小孩的時間和家長的金錢,如果爸媽在日常生活中不跟小孩溝通,只靠導師的努力是沒有效的。」

要小孩戒除依靠電子產品,需從家長做起

Vienn指她也曾沉迷流行一時的Candy Crash,當時不停留意是否存夠「心心」,又四周問親朋好友可否給她「心心」,每天都心思思想要破關,沒有珍惜農曆新年與好友相聚的日子。她明白要戒除習慣的痛苦,但要脫離沉迷電子產品,便一定要改變生活習慣及育兒方式。「很多家長都低估了小孩沉迷的程度,曾經有家長指小孩欠缺專注力,我詢小孩日常有何娛樂,她說『打機囉』,追問之下便變成『得閒就打』,甚至『打到無電』。」

啟程兒童發展協會名譽學前教育顧問程詠嫻。

她指很多家長都希望小孩能快速安靜,又或欠缺耐性回應好奇心重、問題多多的孩子,「即使老師、導師做再多訓練,但回家如按往常的方式育兒,是沒有任何改變的。」要協助小孩戒除電子癮,她有以下4個建議:

1. 先了解小孩的發展程度,安排配合的實體遊戲,如配對積木、桌遊。
2. 建立其他強項。過關能讓小孩有成功感,家長應協助小孩在其他活動獲得滿足感。
3. 適當地控制小孩上網時間,但不建議一下子取消上網或沒收手機。
4. 建立良好身教,不應經常在小孩面前使用電子產品。

相關文章:【家長注意】偽裝兒童頻道横行 心理學家:小朋友或成施暴者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