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專題】自閉童不善表達壓力大 患焦慮症較一般兒童高3成

撰文:李欣愉
出版:更新:

沉默、活在自己的世界,是很多人對自閉症的既定印象,事實是,患有自閉症的小孩在社交、情緒表達上有先天障礙,他們或許固執、表達欠條理,這些障礙導致他們對生活過分緊張,積聚壓力,甚至患上焦慮症。為配合4月2日「世界關顧自閉日」,協康會在今年2月以問卷形式訪問了250名患有自閉症的小學生,發現自閉小孩患有焦慮症的比率比普通兒童高出三成。
對於患有自閉症的孩子來說,只是一點小事也會為他們增加額外的壓力,更會影響日常生活。面對生活上的障礙,自閉小孩已承受非一般的壓力,旁人的誤解或打壓更會加大他們對生活的恐懼。

(istock)

近日,有家長在網上指出患有自閉症的兒子一年來在學校經常被欺凌,更因此而患上焦慮症,害怕被欺凌者打死。當家長對校方投訴時,卻反被以表達能力欠佳作藉口,指其講大話故意誤導成人。此事受到廣大家長關注,同時再度帶出自閉兒童因不善表達,而經常被誤解的問題。

精神科專科醫生曾韋僑表示,在醫學上自閉症是非常複雜的病,隨着患者成長,有可能患上其他共病,其中焦慮症是最常見,心理、身理和行為皆會一併出現各種病症。「焦慮症亦可因產生原因再細分成分離焦慮症(父母異離)、社交焦慮症或強迫症等等。焦慮是每個人都有情緒,但當患者的焦慮情況持續出現,並影響日常生活運作,便有需要介入。」曾醫生表示,輕度或初期的焦慮症可先進行行為認知治療,嚴重者可考慮服藥。

(vcg圖片)

自閉兒易對生活有不合理憂慮

個人因素、家族遺傳、生活壓力、生活轉變、心理創傷或因藥物副作用等等都是焦慮症的成因,但自閉症患者因為先天的障礙,較常人更易有焦慮情緒。協康會在今年2月以評分問卷訪問了250位在主流小學就讀的自閉症學生,結果顯示有33.8%的自閉症小孩有輕度至嚴重級別的焦慮,而普通兒童患焦慮症的比率只是0.9%—1.9%。

「自閉症小孩普遍想法固執、難適應生活轉變,社交溝通及情緒表達能力較強,他們難以表達內心感受,亦容易對生活有不合理的憂慮。」教育心理學家羅婉萍舉例,如學生沒有溫習而擔心考試成績,這是合理的焦慮;如小孩看到蟑螂,便擔心碰到後會死,這便是不合理的焦慮,而自閉症小孩便不懂分辨合理與不合理。

焦慮症症狀

情緒:緊張、不安、焦急、憂慮、擔心或恐懼
生理:心悸、心跳加快、暈眩、呼吸困難、飆汗、發抖、胃痛、尿頻、手震、腹瀉、嘔吐
行為:咬牙、咬手指、逃避、坐立不安

在是次調查中,有37.2%初小學生及33%高小學生擔心可能會得不到好成績而焦慮;有29.2%初小學生及30.5%高小學生害怕會做錯。教育心理學家顏瑋林回憶在協康會舉行的功課輔導班中的觀察,很多自閉症小孩對學習表示十分緊張,擔心達不到要求而被責罰:「他們玩的時候很活潑,當做功課時便會『謝晒』,或會逃走;有小孩會強逼自己一定要寫靚字,寫得不完美會猛擦掉重寫;

又或他們能完成大部分功課,當有少部分不懂時,便會自責為甚麼做不到呢?自閉小孩會認為這是老師父母安排的功課,是份內事,怕達不到要求被責罰而產生不必要的壓力。」

左起:精神科專科醫生曾韋僑、教育心理學家羅婉萍及顏瑋林、吳太及臨床心理學家潘卓軒博士。

羅婉萍亦回憶曾接觸的一個自閉小孩,日常非常乖巧,功課習作都會完成。但當老師在課堂上指責其他同學時,便會「驚埋一份」:「他們的感官很敏銳,對聽覺有強烈的反應。普通小孩能分辨這是否與自己有關,自閉小孩卻不懂分辨,對外來的刺激產生焦慮。」

因不合理的擔憂,加上不懂表達感受,自閉小孩把恐懼、擔心堆積在心底,無處排解下而患上焦慮症。羅婉萍指出成人的幫助非常重要:「父母老師先要肯定及接納他們的情緒、引導小孩表達焦慮的感受,及後再選擇合適的減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