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動員力撐小販擺檔 「地攤經濟」能否抵抗疫情衝擊?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在記者會提到,內地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人民幣,下同),「在一個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難」,政府亟需就此採取紓困政策。他更即場表示「地攤經濟」有效用,可以促進就業。

前線城管趕小販變撐小販

中國人均收入處於世界中游,貧富差距可觀,經濟增長動力插下降,這是講了很多年的老問題。時值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李克強的講法就獲得了全新意義:內外大環境形勢更嚴峻,國民生計受威脅,無論是黨政機關和社會各界都需要迅速應變,「地攤經濟」是選項之一。

上海思南公館的高檔「地攤」。(資料圖片)

從政策動員一面看,「地攤經濟」的起承轉合十分常見,不外乎是形勢特殊之下,地方政府行使權宜之計,繼而中央看到拿得上手的成績,於是鼓勵各地仿效跟從。李克強便在記者會上不點名讚揚四川成都,引報道指其創造了10萬個職位,之後他更在山東考察其間,重申地攤經濟和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

由於總理踴躍鼓勵,黨政機關從上而下迅速響應,中央文明辦即表明,不再將佔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之後各市隨之「拆牆鬆綁」,放鬆小販管理規則,額外劃撥攤位用地,以至往日驅趕攤販的城管,竟紛紛轉為支持擺攤,打電話通知小販到指定地點經營。

「地攤經濟」可以有不同形態

與以往有少許不同,官方和內媒都不諱言,「地攤經濟」在於政府開放社會資源,容讓失業或就業不足人口幫補收入。可是當我們講「地攤經濟」,講的又是哪一種「地攤」呢?講到最高檔的一種,可以是名牌商戶在市公園擺設亮麗攤檔;至於最低檔的一種,可以是簡單在貧民窟旁爛地各自鋪塊布就地擺貨。

🔑🔑吉林省長春市轄區被指圍封免費停車場,改造為收取「衛生費」的地攤區(微博圖片)🔑🔑

+4

換言之,李克強推銷「地攤經濟」,但採取哪一種形態就取決於地方官民互動和選擇。以成都為例,市政府的定位是「一體均沾」,上至大型商場可「臨時佔道促銷」,地鋪商戶也可以「越門經營」,當然亦會容許「流動商販在一定區域販賣經營」,「佔道攤點攤區和夜市」。

至於在另一極端,可能都是臨時劃一塊地出來,稱之為攤位區和夜市,其間難免流弊叢生。遼寧大連一夜市開放後,隨即出交通堵塞、衛生環境惡劣等情況,很快就停辦整改;吉林長春則傳出,官方圍封市集外免費停車場,劃撥為地攤用地,致使停車場的使用者一時間大為不便。

P2P和共享單車是前車之鑒

由此可見,基層政府的管理方式決定「地攤經濟」成敗,稍一不慎輕則影響居民生活,重則留下炒賣或貪污的灰色地帶。與此同時,作為權宜之計或長遠實驗都好,宏觀因素亦不能忽視,始終經濟運作自有規律,不是官方一聲令下就辦得到,地方靈活變動也有其極限。

🔑🔑河南省鄭州市傳出小販攤位被「坐地起價」(微博圖片)🔑🔑

首先尤其是在大城市,內地民眾近年習慣網購,收入上升亦鼓勵他們尋求優質消費,轉行人士臨時堆砌的簡陋地攤難以競爭。其次,即使地攤有客源,並且獲益於偏低固定開支,小販生意可能會變相影響「正規」商戶的收入。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官方都需要小心衡量箇中經濟得失。

政策動員近年並不罕見,但不時流於無疾而終,甚至弄巧反拙,P2P和共享單車正是前車之鑒。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