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價格升勢為何如火箭升空? 央視將背後故事曝光

撰文:張偉倫
出版:更新:

不時在各大傳媒看到或聽到還我某某水果的自由,原來因水果價格升得太高,消費者無法消費,所以才有還給消費者「西瓜」﹑「蘋果」。早前總理李克強於山東考察期間,被當地市民指出,蘋果價格由去年的4至5元(人民幣‧下同)一公斤,升至今年的12元一公斤而感到驚訝。為何水果價格會飛升?《央視財經》指出,內地天價蘋果的出現,如與一群「莊家」有關。

據《經濟半小時》報道,陝西洛川設有4個蘋果期貨交割庫,又指出自2017年底推出蘋果期貨交易後,不少經銷商均躍躍欲試,又引述經銷商指出﹕「聽說山東有人賺了幾百萬(元)﹑上千萬的大錢」。

有傳有投資者大賺千萬元

報道指出河南鄭州在2017年12月推出蘋果期果交易,並從去年2月下旬起價格持續上揚,讓不少投資者取得甜頭;引述山東蓬萊果品專業合作社負責孫國斌指出,以10,500元買入,並於14,500元賣出。

報道指出蘋果期貨交易為一手合約涉及10噸,合約價為105,000元,按照10%合約保證金,只要投入10,500元便可以買入一手。若每噸價格上揚至14,500元時,每手蘋果期貨合約便可因而獲利4萬元。

報道亦展述了蘋果期貨交易的「盛況」,在2018年5月11日,成交額為1,957億元,可是經過3日休市後,在16日重開,當日成交額已增至6,163億元,增幅達214%。

稱有經銷商一手金融炒作 一手囤積居奇

報道指出個別大型蘋果經銷商在蘋果低價是購入,囤積不賣,在期貨市場炒作獲利,一手金融炒作,一手囤積居奇。

蘋果期貨原意是利用金融手段,蘋果賣好價以提升果農收入,可是已成為資本券作工具,期望蘋果生產﹑銷售,期貨市場管理者的共同智慧,期待一個平穩健康的農產品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