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年金只展示總回報 消委會批忽略時間因素

撰文:鄺月婷
出版:更新:

消委會檢視37個年金計劃,發現不同計劃在投保年齡、保費、年期及回報率等均存在明異差異,其中一般年金大多以保單期滿時的總回報來展示回報,被消委會形容是傾斜的回報率。

37個年金計劃中,有12個是「合資格延期年金」,25個為一般年金。投保「合資格延期年金」必須符合認證條件,而保證公司需披露內部回報率,並分開展示年金收入的保證金額及非保證金額,令投保人較易比較不同產品回報。不過消委會發現,一般年金多數以保單期滿時的總回報較總保費的百分比來展示回報,這樣未能反映完成供款後相隔多久才開始領取年金。

消費者委員會總幹事黃鳳嫺(圖右)表示,年金產品需要披露更多資訊,清楚說明保證及非保證內部回報率。(梁鵬威攝)

考慮讓市民經網上銀行等查詢產品表現

消費者委員會總幹事黃鳳嫺表示,年金產品需要披露更多資訊,清楚說明保證及非保證內部回報率,回報的計算方法,提供便利方法讓消費者查詢其年金產品的表現等,這些絕對是消費者權益。過往有個案顯示,有市民購買年金產品後,需要向銀行客戶經理查詢才得悉產品表現,她批評這個做法未必理想,銀行可考慮讓市民經網上銀行查詢。

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陳錦榮補充道,若市民只用總保單回報來選擇年金產品,容易忽略時間值因素,例如有的年金產品頭段的保費較高,但尾段則較低,只參考總回報則是看了傾斜的回報率。

大部分延期年金保證回報跑輸通脹

在12個「合資格延期年金」計劃中,保證內部回報率的差異介乎0.01%至3.05%,主要因為不同計劃的累積期長短不一,惟大部分計劃的保證內部回報率皆低於通脹(過去10年平均通帳約為2%至4%)。黃鳳嫺指年金產品的總回報率是分為保證及非保證內部回報率,有的高風險產品的保證回報率是偏低,而非保證部分是偏高,如果市民買年金是為了抗通脹,便要留心保證及非保證內報回報率;另外部分年金是使用外幣來買賣,外幣兌換風險也會影響回報。

對於中銀香港(2388)旗下中銀人壽一款可扣稅的延期年金產品,疑因被用作避稅而遭到保監局叫停,中銀人壽其後把產品把回本時間延長至第8年。黃鳳嫺說保監局有公布延期年金產品的退稅安排,合資格人員要經當局審批才可退稅,就延期年金派發本金的相關問題,將留待保監局作回應。

建議投保前要考慮財政狀況等因素

此外,消委會稱,年金是長期的人壽保險產品,種類繁多而複雜,部分年金的保費繳付期長達十多年,若消費者選取了過份進取的計劃,最終提早退保或終止計劃,或會損失全部保費。例如:投保1年後退保,個別「合資格延期年金」計劃退保價值只佔已繳保費的14%;有6個一般年金計劃的退保價值更低至0%。

該會建議消費者在決定投保前,應先按年齡、財政狀況、負擔能力、家庭成員及退休生活規劃等因素,衡量供款能力及年期,審慎比較不同年金計劃,再挑選最合適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