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EL頸鏈、Givenchy晚裝!電影裏的時尚哲學:風格必須自己掌握

撰文:KEEDAN
出版:更新:

我承認我不愛看電影,關在電影院動彈不得幾小時,我寧願窩在床上,手拿遙控器,前進快轉,一幕回放或不停重播,操之在我。而且我常看歪,比起扣人心弦的劇情,我更注意男女主角的裝扮,穿了哪雙球鞋,《穿PRADA的惡魔》那件毛衣到底是藍色還是天藍色,Andrea戴的Chanel珍珠頸鏈,《阿甘正傳》裏阿甘穿的Nike Cortez、《志明與春嬌》樂哥穿紅了New Balance等。
文:Sofie(KEEDAN)

《穿PRADA的惡魔》內Andrea戴着Chanel珍珠頸鏈。(《穿PRADA的惡魔》電影截圖)

無論是品牌置入於電影,藉以捧紅某個單品,例如我看完電影立即跑去鞋舖入手的阿甘鞋;《侏羅紀公園》女主角跑給恐龍追時,讓我們不停驚呼原來穿 Sam Edelman高踭鞋能跑得這麼快;《冰雪奇緣》大賣,當年萬聖節滿街都是Elsa與雪寶。

這麼說好了,奢侈是需要時間去培養。電影重現了過往我們未曾經歷過的美(苦)好(難)年代。我一直覺得每一部講述未來的故事,實際都是在描述一個不可思議的現在,這個道理同樣適用在述說過去。

《皇家特工》讓男生渴望變成梳着油頭、穿着在倫敦Svile Row度身打造三件式西裝的英國紳士,甚至還與男裝時尚網站MR. PORTER合作,推出Kingsman同名男裝,超過60件單品,Colin Firth穿着的全部買得到。《Ocean’s 8》一群女子穿着Givenchy、Zac Posen、Valentino、PRADA華麗禮服,Cate Blanchett的日常服是Keith Richard與Burberry,還有一件件Cartier珠寶,包括在Met Gala的搶奪重點Jeanne Toussaint頸鏈。

除了《皇家特工》裹油頭、「三件頭」,按圖看看還有那些因為電影一炮而紅的潮流指標▼

+1

看出來了嗎?無論是對時尚品牌或者是觀看者,電影是一個夢工廠。只要男女主角夠大咖、劇情夠精彩、故事說得夠好,時尚品牌看到商機,爭相贊助。只要票房好,就算不賣,某個角色紅了,穿的單品就有機會爆款。

電影與時尚品牌聯手塑造的人物與情節,對普羅大眾而言更像一個夢境。時尚電影是面哈哈鏡,照射出我們不曾經歷過的年代,好奇每個演員的光鮮亮麗,彷若拿了同一個包、打扮得一模一樣,就能過着跟主角相似的生活、與男主角相遇、有個Happy Ending。就算我們心知肚明,電影的浮誇是有意呈現美好的事物,但人是因夢想而偉大,是吧!

《穿PRADA的惡魔》每個角色的的穿搭,都引發討論,讓大家很好奇時尚編輯真的能穿變穿Sample?答案是「不行」。(《穿PRADA的惡魔》電影截圖)

相比時尚電影,我更愛看時尚紀錄片。台灣知名服裝設計師Just in Case主理人周裕穎則這麼剖析:「隨着社群媒體的共生,遙不可及的Fashion Show分分秒秒在眼前直播,人們做夢的興奮少了些,時尚紀錄片能看到位居高位的時尚總編、設計師,跟拍他們工作狀況,(剪接過)互罵、受挫等的情緒,《The September Issue》是時尚業最真實的呈現,到底每年最重要 9 月號是如何運作出來的。」

《The September Issue》、《Mademoiselle C》,到《The Gospel According to André》。成長在種族隔離政策的社會,第一個能坐在時裝秀第一排的有色人種,前美國版《VOGUE》時尚總監Andre Leon Talley,電影陳述的不只是浮誇的時尚圈,更深入的關於總族歧視的問題。還有Alexander McQueen的紀錄片《McQueen》,「看着他初時做衣服笑得好開心,到背負着一季一接着一季的壓力,沉迷吸毒,」周裕穎說:「完全印證張愛玲說的:『時尚是爬滿跳蚤的華麗服裝』。」

按圖了解Alexander McQueen更多▼

不要再以為時尚與自己無關,請想起《穿PRADA的惡魔》Miranda說的:「2002 年Oscar De La Renta推出一系列深藍禮服,很快就遍及百貨公司、恐怖的休閒服專櫃,你從特賣花車翻出來的藍色毛衣,就是在這裏的人選中的毛衣。」

不要以為自己跟時尚無關,即使在特賣場、街市買到的一件衣服,都是時尚雜誌、設計師在前一年運籌帷幄的結果。(《穿PRADA的惡魔》電影截圖)
你可以買到流行,但風格必須自己掌握。
時尚電影故事的結局,教會我這堂課。

【本文獲「KEEDAN」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