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洞穴到罐頭的精讀史:「靚湯」是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在寒冷的日子裏,一碗熱湯為我們帶來溫暖和慰藉,這麼簡單的一件事令我們往往忽視了它的起源。但湯的悠久歷史從石器時代和古代開始,一直延續到現代,包含了餐館的誕生、化學的進步,以及一個著名的流行藝術標誌。
作者為澳洲紐卡斯爾大學(University of Newcastle)講師Garritt C Van Dyk
湯具有一種根本的吸引力,給人一種源遠流長的感覺,而它也確實如此。
考古學家推測,歷史上第一種湯可能是由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s)烹製的,他們將動物的骨頭煮沸以提取對其飲食至關重要的脂肪,然後飲用。如果沒有脂肪,他們大量食用瘦肉有可能會導致蛋白質中毒,因此這款石器時代的湯,作為人類早期營養補充品是非常重要的。
從埃及的吉薩平原(Giza Plateau)的骨膠湯到中國陝西省——全世界的考古發現均證實了骨頭湯的益處。這些分佈廣泛的考古發現提醒我們,湯不僅擁有悠久的歷史,更是一種全球性的食品。
今天,我們對湯的理解更為精細複雜,但高湯和麵包的經典組合蘊含在拉丁語動詞suppāre的詞根中,意思是「浸泡」。
作為一個名詞,suppa在古法語中變成了soupe,意思是浸泡在肉湯中的麵包,而在中古英語中為sowpes。這種搭配既能善用過期麵包,也能增稠稀薄的肉湯,不失為一種經濟的做法。富裕的家庭可能會為這道菜烘烤新鮮的麵包,但較貧困的人士則會使用過期麵包,因這些麵包太硬,只有在熱湯中軟化後才能咀嚼。
從粗糙到奶油般細滑
17世紀法國對於科學和消化方面的新觀念,推動了自然風味的發展,濃稠且質樸的湯逐漸被我們今天所熟知的柔滑細膩的奶油湯所取代。
早期的現代歐洲廚師們開發了新的液態食物,如提取了甲殼類動物外殼味道的海鮮濃湯。
我們今天所理解的第一家現代餐館於1765年在巴黎開業,讓這家餐廳名垂餐飲史的,則是一種簡單、由骨湯和新鮮草藥製成的清湯。
而最初的法國餐館老闆Mathurin Roze de Chantoiseau,則創造了一種新型的公共空間,讓疲倦的食客無論何時都可以來這裏恢復他們的胃口,並撫慰他們脆弱的神經。
第一家餐館是專門為失去胃口的客人而設,雖然這好像有些矛盾,但湯是完全自然的治療方法。
簡單而實惠
湯注定不會被限制在高級餐廳、又或是農民的湯鍋裏,現代科學使它成為對家庭廚師來說既方便又便宜的菜式。
1897年,金寶湯﹙Campbell Soup﹚的一位化學家John Dorrance開發出一種濃縮罐頭湯,大大降低了水含量。這種新方法將運輸成本減半,並使罐頭湯成為一種負擔得起的食物且任何人都可以烹調。
這項革命性的產品在1900年的巴黎博覽會上獲得了認可,贏得卓越產品獎。考慮到世界博覽會上的競爭,獲獎是一項成就。在世紀之交,博覽會上其他參展的科技發明,還包括柴油發動機、「有聲」電影、乾電池和巴黎地鐵。
1900年的銅獎,仍然保留在金寶湯經典的紅白標誌上,而這一商標亦因流行藝術家安迪華荷(Andy Warhol)的作品《金寶湯罐頭》(32 Campbell Soup Cans,1962)而聞名。
在該作品中,安迪華荷照搬了消費文化和媒體中普通人能立即認出的圖像,從可口可樂瓶到瑪莉蓮夢露(Marilyn Monroe)。在他著名的湯畫中,32幅畫布——每一種口味的湯都有一幅——像超市貨架上的湯罐頭般排成一排。
有些解讀認為這是對藝術與消費主義之間聯繫的討論,強調日常物品的平凡特質。藝術家可能也受到他個人飲食習慣的影響——他聲稱自己20年來每天午餐都會喝湯。
「美好生活的最重要成分之一」
喝湯的習慣並不一定能激發藝術創作,但喝湯對人的吸引力卻是普世的。湯可以是樸素,也可以是奢華,它跨越了文化和階級。
湯看似簡單,但它提供了從寒冷冬季中短暫逃脫的「避難所」,使人們從內心深處得到安慰。
法國廚師Auguste Escoffier因將「五大母醬」(five basic mother sauces)載入法國菜餚而聞名,他在20世紀初將湯提升到了完美的境界,開發出精緻的食品備菜,至今仍是經典菜品。
Escoffier被稱為「廚師之王和國王的廚師」,他對湯的標準非常高,聲稱「在菜單上的所有菜品中,湯是最需要追求精細完美的。」
他的一個奧地利學徒Louis P. De Gouy,在華爾道夫酒店擔任廚師30年,寫了13本烹飪書。
他在一本包含700多種湯的食譜中總結了湯的吸引力:
「靚湯」是美好生活的最重要成分之一,因它能夠比任何其他的單一菜餚更能提振精神和刺激食慾。
無論是尼安德特人的肉湯,抑或是流行藝術的標誌,這種不起眼的經典飲食有着豐富和充滿活力的歷史,為我們帶來營養和思考。
本文轉載自The Conversation,由香港01編譯,點擊閱讀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