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ing Day|聖誕愛送禮:人類學家揭這一古老人類生活方式的意義

撰文:The Conversation
出版:更新:

您計畫好節日送禮了嗎?如果你和我一樣,可能會等到最後一刻。但是,不管是每件禮物都已經包裝好,還是要在平安夜去商店買禮物,送禮物都是人類好奇而又重要的一部分。

作者: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人類學副研究員Chip Colwell

在研究我的新書《這麼多東西》(So Much Stuff),探討人類在過去300萬年裏是如何依賴工具和技術的過程中,我對贈送東西的目的產生了濃厚興趣。為什麼人們在可以自己使用的情況下,會簡單地把珍貴或有價值的東西交給別人呢?

對作為人類學家的我來說,這是一個特別有說服力的問題,因為贈送禮物很可能有着古老的根源。世界各地的已知文化中都可以找到禮物。

那麼,是什麼解釋了禮物的力量呢?

贈送禮物不單是在聖誕節,它很可能有着古老的根源,世界各地的已知文化中都可以找到禮物。(Reuters)

毫無疑問,禮物有許多作用。一些心理學家觀察到一種「溫情效應」(warm glow effect)——一種內在的喜悅——與贈送禮物有關。神學家指出,在天主教、佛教和伊斯蘭教中,送禮是表達愛、善良和感恩等道德價值觀的一種方式。從塞內卡到尼采等哲學家都認為送禮是無私的最好體現。難怪禮物是光明節(Hanukkah)、聖誕節、寬紮節(Kwanzaa)和其他冬季節日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些人甚至會把年終購物季的開幕日「黑色星期五」本身也視為節日。

不過,在所有關於人們為何送禮的解釋中,我認為最有說服力的是法國人類學家莫斯(Marcel Mauss)在 1925 年提出的。

給予、接受、回報

和許多人類學家一樣,莫斯也對那些奢侈地贈送禮物的社會感到困惑。

例如,在加拿大和美國的西北海岸,原住民舉行散財宴儀式。在這些長達數天的盛宴中,主人會贈送大量財物。1921年,加拿大Kwakwaka'wakw族的一位部族首領舉行了一次著名的散財宴儀式,他送給社區成員400袋麵粉、成堆的毯子、縫紉機、傢俱、獨木舟、燃氣船甚至桌球枱。

在一篇發表於近一個世紀前的著名文章《禮物》(The Gift)中,莫斯認為散財宴是一種極端的饋贈形式。然而,他認為這種行為在大多數人類社會中都是完全可以識別的:我們把東西送人,即使自己留着用似乎更有經濟和進化意義。

據莫斯觀察,贈送禮物會產生三種獨立但又密不可分的行為。禮物是給予、接受和回報。

第一個贈送行為確立了送禮者的美德。他們表達了自己的慷慨、善良和榮譽感。

反過來,接受禮物的行為也表明一個人願意受到尊敬。這也是受禮者表現自己慷慨的一種方式,表明他們願意接受別人的饋贈。

送禮的第三個要素是互惠,即以實物回報最初給予的東西。從根本上說,接受禮物的人現在應該——或明或暗地——把禮物還給最初的送禮者。

當然,一旦第一個人得到了回報,他們就必須把另一份禮物還給最初收到禮物的人。這樣一來,送禮就成了一個無休止的送禮與收禮、送禮與收禮的循環。

最後一步——互惠——是禮物的獨特之處。在商店裏買東西,用金錢換取商品,交換就結束了,而送禮則不同,它能建立並維持人際關係。送禮者和受禮者之間的這種關係與道德緊密相連。饋贈是公平的體現,因為每份禮物的價值一般都與上一份禮物相同或更高。饋贈是一種尊重的表達,因為它表明人們願意尊重對方。

通過這些方式,饋贈將人們緊緊聯繫在一起。它使人們在相互義務的無限迴圈(endless loop)中保持聯繫。

贈送更好的禮物

現代消費者是否在不知不覺中將莫斯的理論體現得淋漓盡致?畢竟,如今許多人不是因為缺少禮物而痛苦,而是因為禮物過多而痛苦。

美國調查機構蓋洛普(Gallup)報告稱,美國假日購物者平均預計2023年將花費975美元(約7,619港元)購買禮物,這是自1999年開始這項調查以來的最高紀錄。

而許多禮物都被直接扔掉了。據估計,在2019年的節日季節,美國人購買的禮物中有超過150億美元(約1,172億港元)是不想要的,其中4%直接被扔進了垃圾填填區。今年,英國、加拿大、日本和其他國家的假日消費預計將增加。

現代的送禮習俗可能會讓人既敬畏又憤怒。一方面,送禮是一種古老的行為,它通過發展和維繫我們的關係使我們成為人類。另一方面,一些社會似乎正在利用節日作為藉口,進行越來越多的消費。

莫斯的觀點並不提倡失控的消費主義。相反,他對禮物的解釋表明,禮物越有意義、越有個性,就越能體現出尊重和榮譽。真正體貼的禮物更不可能被扔進垃圾堆。與大洋彼岸大量生產、漂洋過海、用塑膠包裝的昂貴商品相比,復古、再造、手工製作的商品,或者美食之旅、乘坐熱氣球等個性化體驗可能更有價值。

優質的禮物可以體現您的價值觀,更有意義地維繫您的人際關係。

本文轉載自The Conversation,香港01獲授權編譯,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點擊閱讀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