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2021︱10個學生得1個「學以致用」 內地英語主科地位受挑戰

撰文:孫聖然
出版:更新:

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是世界上絕大多數非英語母語者的第二語言。在內地,有不少學校及家長都對英語的教育格外關注。但是,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許進提倡,內地中小學的英語作為主科的地位應該被取消,以及不再將英語(或外語)設定為高考必考科目等,引發廣泛關注。事實上,今次有關提議並不是第一次在社會中出現,2017年時,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宇華教育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光宇亦曾提出過類似建議。
那麼,為何類似呼聲屢次浮現?其主要原因可歸咎於內地學生在學習英語上花費的時間、金錢、精力都比較多,但大部分人在大學畢業後就不再使用英語,學生們從小學甚至幼兒園就付出的努力與心血很有可能白費。根據2019年數據顯示,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階段約有4000萬學生學習英語,但工作後用得到英語的可能還不到400萬。

許進提倡,內地中小學的英語作為主科的地位應該被取消。(網上圖片)

在許進委員提出相關建議之後,網絡上的評論也兩極分化。有支持的人表示:

「中文將成為世界通用語言」。

「中學時代英語佔了我60%的學習時間,但效果並不好」。

「英語根本就不該加入義務教育的科目,想學外語,自己學去」。

「作為一名高中英語老師,我支持把英語高考滿分降低,今後逐步降低權重」。

「英語就是門語言,不必納入高考,別弄得每個人好像研究英語似的」。

「同意,現在孩子中文都沒說利落就被送去各種班學英語,過早,過深,其實對大部分人沒什麼用」。

但不乏有人反對:

「學好英語難道對自己不好嗎」。

「英語是與世界交流的重要工具」。

「建議提升甲骨文地位,弘揚傳統文化」。

「不學英語就隔絕在世界最先進的技術之外」。

「什麼都不學,來搞素質教育,窮人連高考這條翻身路也得堵死」。

「你這套還能搬到數學呢,手機計算器還很厲害呢,怎麼不取消數學主體地位」。

英語教學在內地的發展歷程

英語作為一門有小學開始的必修課,存在於各個大型考試中。(網上圖片)

實然,內地在近40年來對於英語的教學模式以及考試模式一直都在改革。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文化大革命」後的第一套「結構主義」英語教材在中國出版。教材重視句型操練和語法知識歸納結合,卻忽視了英語的實踐,就是傳說中的「啞巴英語」。同年初,一篇題為《以革命導師為榜樣努力掌握外國語》的文章中稱,「努力掌握外國語這個武器,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1980年代初,中國開始重視英語,特別是主要大城市的學校,因為它被認為對大學學習和就業越來越有幫助,而且被廣泛認為是「國際交流和貿易的語言」,英語教學大綱在1982年修改時,重點發生了轉移,從政治轉向了經濟。1983年至1984年期間,英語先後被列入中考以及高考的科目之中。1987年,在教育部推動下英語四級考試開始在大學中施行,兩年後大學英語六級考試開考,考試成績直接與學位證書掛鉤。1992年,英語從必考科目中升級為高考三大主科之一。隨後,英語在中國人的眼中亦開始變得愈來愈重要。

1980年代初,中國開始重視英語,特別是主要大城市的學校。(騰訊新聞)

內地學生什麼時候開始學習英語?

有不少家庭對英語的重視程度都相當之高,一些家長在孩子剛開始會說話時就要孩子學習英語。在官方教學方面,有網上資料顯示,從幼兒園開始學生就會開始學習英語,有一些幼兒園為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請外籍教師開設「英語外教課」。

到了小學,英語作為一門必修課,在大部分學校的課程設置中是一周2至4次左右,主要的教學內容包括字母、音標、詞彙、以及簡單的語法。

與此同時,家長亦會在課餘時間為孩子報名參加英語補習班,大部分課程的價錢都比較昂貴,英語補習佔據了教育投入的大部分,據早前數據顯示,中國孩子一年為英語必修課要消耗掉1637.8億元人民幣,中國人每年學英語消耗掉的錢至少能投資0.8個三峽、發射204個神舟航天飛船。

而到了初中和高中時,作為中考及高考中的必考科目,英語課程的安排每日也都會在1-3節左右,教學則更偏向與考試內容相關的詞彙、語法等,在這一階段英語也被視為是一種「應試教育」。到了大學階段,英語同樣作為一門必修課,與之相伴的是英語四六級考試,有一些學校更將通過英語四級考試作為學生畢業的門檻。

目前,英語作為一門有小學開始的必修課,也存在於各個大型考試中,小升初、中考、高考、大學英語四級、大學英語六級、考研、甚至是考博,由此可見英語這門學科在內地所受到的重視。

針對取消英語主科地位,以及取消英語高考必考科目,《新京報》早前就曾評論指,「在為考試而學、為考試而教的情況下,不如多想想如何優化英語教育,讓評價體系更合理」。《錢江晚報》亦認為,只有把國內英語教育的學習機制、考試方式及其作為語言本身的社會實際功能加以區分,才能更加清楚地看到,學習英語的時間長、壓力大以及英語考試機制的不合理,並不是弱化英語學習甚或高考取消英語考試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