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裸戰・六︱飛蛾撲火:戰雲密布下的台灣

撰文:林嘉禾
出版:更新:

多維新聞「中美裸戰」系列文章共七篇,本篇為第六篇。茲授權轉載。

中國與美國交手路途中,台灣問題很可能是雙方少有的「真議題」。美國政府在其中的糾結,從美方挺台參與世衞大會(WHA)卻不提案、邀台灣外交官進入美國駐外使館卻仍堅守「一個中國政策」、國安外交負責人接連出聲反對「戰略清晰」等舉措即可以看出。對比之下,北京堅定的反台獨、點名「台獨頑固份子」態度與美國的模糊截然不同,此時美國政策圈再現重磅級的「棄台論」,對台灣着實造成不少戰略壓力。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近日表示美國將一直支持「一個中國」政策。(Reuters)

蔡英文的世界觀主導台灣對外戰略

作為當事者的台灣,站在中美結構性衝突的風口浪尖上,其理性思考下的反應,無疑應以各種政策手段儘量規避戰爭風險、穩定局勢與和平。但為何現在實況卻是兵兇戰危、大有一觸即發之勢,以至於連英媒《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都以「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為封面主題描述台灣?

本質上,這個問題深受民進黨政府、尤其是蔡英文個人對國際局勢判斷跟世界觀的影響,也可以從2018年以降的民進黨政府兩岸政策梳理中得到解答。

2018年底蔡英文政府即藉由非洲豬瘟疫情,發佈「國家級警報」警告旅客。從事後來看,這是圍堵乃至於抗中的第一槍。(多維新聞)

2018年11月台灣九合一選舉大敗後,蔡英文請辭民進黨主席,12月農委會即針對非洲豬瘟發送「國家級警報」。爾後2019年元旦談話,蔡英文稱九合一大敗「絕對不代表台灣基層的民意想要放棄我們的主權,也絕不代表台灣的民眾想要在台灣主體性上做出退讓」,併為兩岸交流創建起「三道防護網」;搭配翌日習近平出席《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紀念會,民進黨因而大肆炒作「九二共識等於一國兩制」,在抗中保台的主旋律下,2020年總統大選蔡英文囊括817萬高票。

但2020年1月勝選後,蔡英文並未調整選舉姿態,許多重要談話皆把台灣鑲嵌在「印太戰略」裏,並朝着反中親美的施政方向前進,甚至對大陸多有歧視措施。以武漢傳出新冠肺炎疫情時為例,蔡英文政府對於中國跟此後美國疫情截然不同的處理方法(見下圖),就能看出:抗中不只是選舉牌,更是台灣決策者世界觀的產物。

疫情迄今台灣對大陸與美國的作為,可看出不少偏見、差別待遇與歧視。(多維新聞)

作為政治神學的「台灣價值」

而高舉「台灣價值」的蔡英文政府,第二任期仍將施政主力集中在「轉型正義」(促轉會延任)、清理不當黨產(婦聯會、救國團等)、防疫外交(「Taiwan can help」、「Love from Taiwan」)、正名運動(護照改版、海巡艦塗裝、國際駕照、華航新塗裝)、駐外館處冠以「台灣」(Facebook換頭貼、索馬里蘭與圭亞那設處)等事務上。

這些施政,説白了就是對內清除政敵、對外宣傳「出口轉內銷」,在這種「堵藍」且「反中」構成的「政治神學」下,一旦有任何破壞宗教神聖性的消息傳出,尤其是竟敢質問政府時,民進黨政府與側翼往往會指控為中共在對台實施「認知作戰」、動輒拿「中資」企業出氣。反過來説,當台灣民間質疑蔡政府主動開放萊豬是過度對美國「交心」時,民進黨官員還回嗆此舉能夠「換來一個國際地位」,不容進一步叩問,各種官方或側翼「小編護航」更是層出不窮。

對於台灣海巡艦艇新增斗大的「Taiwan」塗裝,起初海巡署否認受到「國安高層」指示,但台灣總統府發言人隨即「霸氣」承認:「正是蔡英文的指示」。(台灣總統府供圖)

但是,政治神學在社會民生面起不了太多作用,於是民進黨以政府資源大力推升「綠色泡沫」。以股市而言,選前2019年民進黨政府動員四大基金、八大行庫進場護盤,讓台股推升到接近歷史高點的「萬二」位置,2020年爆發疫情之後,更加入了國安基金進場拉抬股市,讓台股從疫情低點至今累計漲了近一倍之多。近日台灣本土疫情延燒,台股回測「萬五」,財長又透露國安基金近期將開會研議是否再進場,股市繁榮顯然脱離不了「綠色泡泡」。

第二種應對社會民生的手段就是「轉移焦點」,可見諸於:台鐵事故後民進黨政要帶頭捐款、讓焦點集中到台灣人的「愛心」上;華航諾富特旅館群聚案,涉及民進黨執政的桃園市補助一般旅客到防疫旅館住宿的政策缺陷,結果民進黨中央和地方政府把責任全推給華航、重罰新台幣數百萬元;台灣「防疫外交」雖捐出5,400萬片口罩和其他防疫物資,但仍未獲得無邦交受贈國在世衞(WHO)提案台灣參與,民進黨政府也歸咎於「中國惡意阻擋」;至於蔡英文以特權收養退役搜救犬「樂樂」掀起的爭議,更被她向狗狗道歉「不好意思讓你上新聞了,希望你不會不開心」轉移了注意力。

威權心態掩蓋治理「短板」

台灣在疫情期間經濟成長率雖然相當好,但很大一部份是受惠於兩岸貿易往來,且新台幣升值甚多之下,許多出口商其實並不享有太多盈餘,扣掉獨強的半導體產業,如果詢問「景氣現在好嗎?」恐怕難以得到正面答案。至於一般百姓,更是在房價暴漲下,距離「居住正義」終點又拉大了不少,對眾多高公設比新屋形同壓榨購屋者,官員竟稱「不要買就好、房子那麼多」。

在這些過程中,民進黨政府領導人的威權性格也逐漸顯露,民進黨台北市黨部高幹遭媒體報道與黑道有關時,蔡英文稱「民進黨沒大人,我就是大人」;而台灣本土疫情頻頻爆發,蘇貞昌竟要求台灣人民「該收心了」;台電興達電廠故障導致台北大停電時、政府非但不解釋清楚,仍要求「切勿傳遞未經證實的假信息」。

2021年4月底,民進黨台北市黨部評委召集人趙映光兒子趙介佑涉販毒、詐欺罪,訊後遭台灣警方移送地檢署並聲押獲准。(Facebook@趙介佑)

但是再多的強勢姿態,也掩蓋不了重大失誤,尤其是台灣在疫苗研發跟採購上的一再延宕、不透明,甚至數度改口,其實都是不願讓人們檢驗政策失誤的託辭,而原定2020年底就能夠「緊急使用」的國產疫苗,遲至今日都未有成果,更是政策跳票的標竿。至於不斷髮生的軍機墜毀事件,雖然蔡英文一再宣示要徹底調查,但對新舊戰機接續不及的根本問題毫無解決之道。

蔡英文雖然稱「我是總統,最忌諱濫用權力」,但是她有用其權力帶給台灣人更好的生活與安全感嗎?還是更多的是用「台灣價值」包裝她那充斥反中世界觀的政治神學、掩蓋各項治理能力不足的缺陷?台灣政客在內部以「反中」為名的不斷折騰,或者是向美國購買更多的軍火、尋找更多的安全支援,這些都是台灣政治結構下的必然。

但更為要緊的是,如今台海戰雲密佈,台灣究竟是要跟着美國政客從其國家利益出發,來提問要「戰略清晰」或「戰略模糊」?還是站在台灣利益最大化的立場,提問兩岸應該要「和平」還是要「戰爭」?後者恐怕才是對台灣社會來説,最切身也最為需要深思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