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校門留學生卻豁免?內地學生不忿因「患不均」|京港青年有話說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香港01》「京港青年有話說」系列,以在北京求學的香港與內地青年視角,向讀者分享他們生活中的見聞和感受,以及他們的觀察和思考。本文作者是在北京某大學就讀的香港學生李喬(筆名)。
內地疫情爆發的地區,一些大學院校以防疫為由禁止學生出校門,但與此同時也曝出留學生、教職員家屬等可以隨意出入的「不公事件」,激起學生的憤慨。作者認為,這類事情關乎學生群體在意的公平權益問題,大學管理體系的臃腫造成各級之間資訊不流通是重要原因。

早在2020年末,北京一些大學為避免疫情進一步擴散,就一度嚴禁學生出入校門,即便是住在校外宿舍,或者離大學只有幾百米也不能踏進學校一步。當時,對部分理工科學生而言,如果不能入校,意味著不能做實驗,有機會不能如期畢業,因此許多學生批評防疫措施太嚴格。

社會向來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在大家都被禁止出校的情況下,學生們偏向私下抱怨。可萬一出現「雙重標準」,輿情就會一發不可收拾。

有內地學生表示自己途徑校門的時候看到有留學生能夠從校外的宿舍入校,而且他們入校是為了鍛煉身體,於是這批因無法進校做實驗的同學怒髮衝冠,指所見所聞已經完全超出了他們的接受範圍。有人表示:「自此日起,我堅決反對校方以往的一切防疫措施,堅決不認同學校相關部門有任何可申辯的餘地。我將通過種種規則漏洞實質上脫離校方的管控,直至相關規則得到更改。」

還有學生高呼:「中國國籍學生沒有任何理由也不接受任何理由受到與外籍學生相差甚遠,甚至於完全不同的待遇。學校領導在縱容逆向歧視,校方的行為實質上歧視了,甚至於蔑視了中國國籍學生的合理訴求。校方的相關規則完全是反人性化的,校方對在校生,這種過硬的做法無異於合法軟禁。」甚至問責允許留學生隨意出入的人員應當對此負責。

差不多同一時間,政法大學的學生也出現了指責留學生可以享有「特權」引起社會討論,譬如上述學生可以入住配置更高的宿舍、可以使用單人浴室等等,而這些「特權」則是內地學生在校內無法享有的。(相關閱讀:中國政法大學學生使用留學生浴室被指無資格 校方:會改善服務)。

於是,一時間,聲討「雙重標準」及港澳台生、留學生特權的學生不絕於耳。學生開始將一些照片上傳到網上,照片中外籍學生絡繹不絕、眉飛色舞、笑意盎然地運動,質疑運動並不是「必須進校」的理由。

對於表面上大學管理層將中國國籍人員與外國國籍人員如此清晰且諷刺的極端差異化對待,連其他人文社科的同學也加入了聲討的行列,紛紛提出「請問校方及相關人員,外籍學生自由出入,與中國籍人員享受不同待遇,不受監管控制,不需要服從防疫規定是具有了甚麼必要性?」諷刺地指出「是不是中國籍人員都是身體虛弱,易受感染?」,繼而責駡「你們的民族自豪感何在?你們的脊樑又在哪裏?」。

那麼為何會出現這個「雙重標準」呢?在筆者看來,這其實是資訊不對稱的典型案例。由於不同部門歸不同的領導管理,它們的總和才是某某大學。換言之,各部門既代表學校,但是它們又不直接等同於學校,而且分管的領導不一,因此存在資訊不對稱的問題。

具體到這一負面事件,涉及至少3個部門,一個是管留學生的部門,一個是管內地學生的部門,一個是管校園安全的部門。管留學生的部門的核心職能自然是要滿足留學生的需求,有關部門接獲留學生以人權為由希望有時間進校鍛煉的訴求後,試圖盡力滿足留學生的合理需求,向安全部門提交讓留學生入校的申請。

至於管理內地同學的部門資源,其實全然不知道管理留學生的部門那邊提交了允許留學生進校鍛煉的申請書。所以相關領導其實從來沒有輕視內地學生的相關需求,只是覺得應配合國家的抗疫政策,也就維持現狀,不允許內地學生進入學校。

那麼校園安全部門呢?其核心職能顧名思義是保衛校園安全,被賦予審批學生出入校許可權,其判斷留學生從離學校很近的留學生宿舍進校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公共衛生安全風險,因此同意了留學生部門的要求,允許留學生申請進校鍛煉1.5小時。但也有住在留學校很近的校外宿舍內地學生,他們的訴求卻沒有得到回應。

從公平的角度來說,相關進校申請若非都不獲准,就應全數通過。無論如何,正是因為資訊不對稱,就出現了留學生可以進校運動,內地學生不能進校做實驗的荒誕現象。

許多內地大學會為留學生設置專屬的宿舍,這樣的宿舍條件較好,管理上也寬鬆許多。圖為內地大學一般宿舍中,有教職員進行「查房」動作。(網上圖片)

在還原事情的真相後,從部門的角度而言,負責管理留學生的部門以及內地學生的部門原則上都沒有犯錯,負責校園安全的部門或許考慮得不夠深遠。但從整體來說,正是因為有關部門全部都認為沒必要在進校許可權方面進行溝通,結果導致學校的形象受損。

一個學校如此,一個國家更是如此。中國那麼大,部門那麼多的情況下,如果部門之間的溝通不到位,即便管理方的行動初衷是善意的、合理的,最終結果卻走向反面的例子也並不鮮見。而從相關職員的角度看來,他們盡忠職守卻被學生聲討,認為學生應該區分部門之間的責任,可是在學生看來,他們根本沒有必要瞭解這方面的事情,他們只需關心是不是公平,以及結果如何。

而學校一開始是禁止學生討論這件事,但實際上自然是屢禁不止,幸好最後相關部門建立了溝通機制,這件事情才告一段落,將來想必會有所改進。

一件小事若缺乏溝通便會誘發重大的輿情,甚至上升為身份之爭,無論是在內地還是香港,還是外國,這個道理都適用。

編按:本文標題為編輯所加,原題為《記內地疫情期間圍繞留學生與內地學生「雙重標準」的「一件小事」》。

作者自我介紹:土生土長的香港人,15年始赴北京就讀,目前攻讀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