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晉三去世|「小粉紅」慶賀留言被放大?中國輿論場的三種聲音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7月8日遇刺身亡,內地輿論場部分網民的慶賀、狂歡也成為國際關注焦點。不過事實上,內地輿論場其實也並非如外界或部分內媒所敘述的單一。

在微博多數慶賀的留言出現後,亦有許多人出面呼籲反思這樣的現象,認為一個國家的前領袖遇刺這樣「慶賀」的公共輿論表達令人擔心。而在這樣的反思過後,又有了「我們為什麼不能高興?」的論述出現,在偏激言論以及互相指責的聲音之外,也有許多對中日關係、民族歷史等的討論,足見其多元與龐雜。

第一種聲音:叫好慶賀──大翻譯運動下的「小粉紅形象」

不可否認的是,安倍晉三遇刺消息傳出後,官媒如《央視》新聞按讚數較多的留言中,確實是被慶賀和幸災樂禍的言論佔據。尤其安倍遇刺時間是七七事變85周年隔日,在狂歡者看來,日本侵華歷史加上安倍曾參拜靖國神社,令安倍之死值得一場網絡狂歡、乃至店舖打折促銷和公開張貼慶祝標語。而這些言論和舉動在安倍遇刺到確認身亡期間,都被轉載自各大社交平台,成為外媒關注焦點。

今年3月,將內地社交平台激烈網民評論截圖作素材的「大翻譯運動」(The Great Translation Movement)引發中外傳媒關注,該運動是將這些素材翻譯成包括英文、日文、韓文等多種外文,再於海外社交平台整合發布。

「大翻譯運動」官方帳號表示,翻譯的目的是「讓中國走向自由,民主,憲政」,但亦有聲音批評其刻意煽動反華負面情緒,挑撥中國與外部世界的關係。在這場翻譯運動之下,內地網民對特定事件的評論,更加容易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

在安倍遇刺事件上,大量的訕笑留言被展示,固化出「中國人民族主義高漲,缺乏人性」的形象。但這種形象存在局限性,即微博等社交平台不能完整體現中國輿論場的全貌——社交平台上,激進言論總是更容易被看見。(延伸閱讀:安倍遇襲身亡引內地網民狂歡 在日中國留學生:民族主義高漲

第二種聲音:公共輿論是社會的皮膚──鄰居發喪你敲鑼,有失體面

其實在安倍遇刺輿論發酵後,微信等多平台開始有多篇文章批評內地對「安倍遇刺」的慶賀言論。例如微信公眾號「三表龍門陣」就提到「保持公共輿論的體面就是保護社會的面孔。」他認為家庭餐桌上的私領域表達和公共輿論是兩回事,「鄰居發喪你敲鑼,有失體面。」

該篇文章提到「如果你是在家庭的餐桌上讀到安倍遇刺的消息,以我對中國社會階層認知的理解,你的長輩們肯定喜形於色。這是很正常的。」作者認為,要理解民族情緒的存在,網絡平台為恐怖主義喝采的情況也並不是中國獨有的現象。

真正該關注的是公共輿論的表達。作者提到,「精英的表達、媒體的表達、公眾人物的表達、意見領袖的表達,他們更有關注人道、譴責恐怖、預警黑暗的道義責任,而不該隨著狂歡的人們去吃席,甚至挑逗他們去吃席。」

文章寫道,外媒將中國社交平台上「但願人有事」、「死者受傷了嗎?」、「槍沒事吧?」這些荒誕不經的話攢在一起,並給出結論——他們正在讚美刺客並向安倍發送死亡願望。作者表示,「我實在不願承認這是中國公共輿論的平均水準。」

不過這樣的論述發出後,隨即又受到了另一種聲音的挑戰。

第三種聲音:重慶網民談日本侵華歷史──我們為什麼不能高興?

一篇《安倍死了,我們為什麼不可以高興?》在安倍遇刺身亡翌日廣傳。該文作者提到,自己的外婆曾經歷過1941年的「重慶大轟炸」,一家九口只有三人存活,對於否認日本侵華歷史、參拜靖國神社的安倍晉三自己沒有同情的必要。其認為,每個人都是站在各自的立場說話,並沒有所謂的絕對正確的表述。

另一篇文章《這兩天痛罵「中國網民」的人,要不要出來道個歉?》,則以今年1月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樹91歲過世,中國網民表達哀悼為例,強調中國網民並非單純反日。

文中提到,2000年,卸任首相近10年的海部俊樹,訪問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期間,他敬獻了花圈,並為死難者默哀。2010年4月,海部俊樹再次到訪南京,公開表示:「日本歷史上對南京人民犯下不可原諒的錯誤,我要向南京人民表示深深的道歉。」

該文認為,中國網民對安倍晉三遇刺的叫好不該被強扣「劣根性」的帽子,「以前只要一有人一批評我們,公知就開始帶頭內省」,但現在中美關係出現波動,背景就是中國的力量在不斷強大,不斷接近美國。文中指出,作為一個大國,不僅僅是經濟實力的提升。還伴隨著全民教育、認知、是非判定能力,以及內在自信的提升。

作者認為.愈來愈多的中國網民,敢於並且積極對不同的日本首相做出不同的評價,這是一種進步,「客觀來說,安倍晉三不太符合中國網民價值觀中的正面標準。」文中提到,「哪怕部分評價有失偏頗,這也是我們在用我們的價值觀衡量世界的一種表現。不僅公知們要習慣,外國人也要慢慢習慣。」

相關文章:安倍晉三遇刺・圖輯|一代國家領袖驟然離世 日本民眾獻花悼念

+14

當然,中國輿論場也不僅限於這三種聲音。但這三種聲音的衝突和討論足以顯示「安倍遇刺身亡」輿論場並非是單一的角度,而是多元而龐雜的。

官媒《環球時報》特約評論員胡錫進就表示,中國互聯網上的兩撥人不妨各說各的,願意求痛快的求痛快,願意表同情的表同情,兩邊和在一起,外界看上去就是一種平衡。「中國保持自然的多元輿論生態就行。我們當然要有適當的國家形象意識,這個任務主要通過官方機構和民間友好組織,再加上一些公眾人物就可以大致實現調節。」

民族主義高漲:官方態度能否扭開這個結?

不過,胡錫進也提到一項數據,認為中日民意對峙會對中日間解開歷史的結有阻礙。他指出,民調顯示,中國人對日本的負面看法上升到了66%,這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最高的;日本人對中國的負面看法更高,達到驚人的91%,「現在中日矛盾已經遠遠不僅是外交層面的了,它已經變成兩國社會的相互看不順眼,彼此的政治正確針鋒相對」。

胡錫進提到,中日民意的激烈對峙對兩國政府採取緩和彼此關係的措施已經形成牽制,也對兩國傳媒客觀理性談論對方和中日關係形成阻礙。「無論在日本還是在中國,現在衝對方說重話、狠話都更受歡迎。這非常不利於中日關係的整體改善。」

2018年10月25日,中國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中國國旗和日本國旗。(Getty Images)

而被外媒問及內地輿論「慶賀」安倍逝世時,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則給出「不予置評」的回覆。他的說法雖表明網民評論不等於官方立場、更不該將此與中日關係關聯起來,但客觀而言,民間輿論場確實正在影響中國對外關係。

把時間往回推到2021年的東京奧運,當時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不僅限於內地社交平台,更「出征」到外國選手的Facebook、IG,民族主義抨擊的對象不僅是對外也是對內。當時還未有轟轟烈烈引發關注的「大翻譯運動」,但這些輿論已引發外媒和國際輿論關切。

平心而論,民眾因歷史等因素存在民族情緒可以理解,但在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下,催生出的「愛國網紅」、「愛國KOL」,將民族主義當成流量,把愛國當做生意,用挑起罵戰等方式賺取瀏覽量和話題性,其正當性也是需要檢視的。

東京奧運中國隊交出漂亮成績單。(視覺中國)

對內擷取藝人發言、對外截圖外國網民言論等「問罪」——近期張學友在香港回歸25周年時拍片祝福,當中一句「香港加油」掀起波瀾,也不乏這類網紅的助力。其造成的斷章取義、形塑中國人形象的效果,與「大翻譯運動」何異?(相關閱讀:回歸25周年︱「歌神」張學友拍片祝福惹議被批不愛國 央視速刪片

張學友尚能透過發聲明的方式回應指控,但中日、中韓的一場一場網絡罵戰卻是隔閡逐漸加深、印象固化的過程。社交平台上,激烈的言論比溫和的更顯眼,罵戰總是更有「流量」。加上近年網絡舉報風氣日盛,社交平台封禁帳號和刪文如眨眼,官方對於涉及政治問題的公眾人物(如到訪靖國神社的張哲瀚)封殺處理速度加快,亦是「政治正確」之風不斷蔓延的關鍵原因之一。

中國近年來在國際間經濟、政治等影響力的崛起伴隨民族自信的上升,在形塑一個「多元」中國的同時,如何不讓高漲的民族主義在自媒體的流量競逐戰中被進一步放大?公共輿論空間的表達如何才能更加多元理性?是官民都需思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