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洛西訪台機關算盡 台灣以為的榮幸卻是飲鴆止渴的悲哀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英媒《金融時報》獨家披露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或將於8月率團訪問台灣,儘管傳聞尚未得到美國正式證實,已令台海情勢翻騰。台灣官方低調以對,卻難掩內心期待,而中國大陸官方兩度以「四個嚴重」申明反對,可見對此事件的重視程度。

佩洛西訪台震撼彈還是煙霧彈?

這已經是第二度傳出佩洛西有意出訪台灣的消息,前後手法可說是如出一轍。第一次是在今(2022)年4月,由日本富士新聞台(FNN)發出獨家報道,就在陸方向美國提出嚴正交涉,外長王毅表明若佩洛西「明知故犯」、「一意孤行」訪台,「中方必將作出堅決反應」後,佩洛西之行被新冠病毒踩了一個大煞車,宣佈推遲行程。

雖然佩洛西沒有如願踏上台灣,取而代之的是美國聯邦參議院預算委員會共和黨首席議員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率團訪問台灣,還在總統府與蔡英文會面時,「強迫推銷」一筆高達80億美元的鉅額波音787訂單,順道撂下了「是時候讓他們(中國)付出更龐大的代價」的狠話。佩洛西訪台的傳聞,就像一枚煙霧彈,掩護了這批美國議員帶着「民主訂單」赴台「快閃」,為俄烏戰爭爆發後人心躁動的台灣,注射了一劑「美台友好」強心針。

佩洛西因確診推遲亞洲行之後,4月15日蔡英文在台總統府接見美國聯邦參議員格雷厄姆率領參眾議員訪問團。(台總統府提供)

今次再度傳出佩洛西即將成行台灣,獨家報道從日媒換成了英媒,不變的則是背後的機關算盡。佩洛西本人對此「猶抱琵琶半遮面」,在美國國會大廈記者會上回應「我從不討論我的出行計劃」,其辦公室亦曾發布聲明稱,「鑑於長期的安全協議,我們不會提前確認或否認出訪行程」,有意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不過,拜登(Joe Biden)反倒急着表態,把美國軍方推出來當擋箭牌,對媒體表示「我覺得──軍方覺得現在這不是一個好主意。但我不清楚現狀如何。」值得留意的是,與此同時拜登還透露了預計10天內與習近平主席通話,這個細節或許就揭露了佩洛西訪台傳聞背後的「真面目」──這又是一張以台灣為名,實則在向中國要價的「台灣牌」。

過去一個多月以來,中美高層官員已經會晤了至少五次,再加上拜登率先脱口而出10天內與習近平通話的消息,既反映了其個人期待,更說明了美方對於安排習拜通話的積極性,顯然是希望透過領導人直接對話的機會,向中國爭取有利於己的成果。同為民主黨陣營的佩洛西,在此際丟出訪台的震撼彈,正好與拜登兩人各自扮演起黑臉白臉,在中方面前搬出台灣牌這張「以台制華」的談判籌碼,墊高起自身的政治姿態。

北京極重視佩洛西成行的嚴重性

無論佩洛西藉着台灣承擔起什麼樣的政治任務,又或者是在為下半年的選舉拉抬民主黨選情、充實政治資本等需求,對北京而言,她所代表的意義就是美國國家體系的第三號人物,乃是在美國副總統之後的第二順位繼任者。一旦她的腳步真踏上台灣,無疑正式宣告顛覆了「一中」底線,實質提升與台灣官方關係的層級,既是對中美關係更是對中國的巨大挑釁。

2019年9月18日,佩洛西在美國國會歡迎黃之鋒、何韻詩等香港「反修例」活動人士。她表示,將在眾議院快速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保護香港應該享有的民主自由。(Getty)

因此,可以看到中國對於此事的高度重視。先是7月19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態若是佩洛西訪台,將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嚴重衝擊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等「四個嚴重」,並強調「一切後果必須由美方負責」。21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再度重申「四個嚴重」,並將強硬的應對與反制立場升級到「我們說到做到」的層次。

而一向被認為帶有官方傳聲筒意味的《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將其在4月時曾提出的解放軍戰機「飛越台島」方案再度端出,主張不只要在佩洛西訪問期間宣佈台灣上空為國際航空禁飛區,或者派解放軍戰機飛越台灣島之外,還加碼建議解放軍戰機可以選擇在適當距離上「伴飛」佩洛西的專機,與其同時進入台灣島,掠過其降落機場的上空,然後穿越台灣島返回大陸。胡錫進認為,「中國唯有用堅決的反制行動回擊美方挑釁,讓他們了解打台灣牌所對應的代價,這是美方唯一聽得懂的語言」,這樣的做法才「能夠真正體現中國對台灣的主權」。

也就是說,不管美方有任何政治盤算或操作,中國都會做最壞的打算,以及最萬全的準備,莫不防止台海局勢與統一進程被美國玩弄成遏華祭品。尤其是佩洛西過去在香港問題上的「表現」班班可考,不只替黃之鋒發聲,並將2019年香港維園六四晚會的示威行動讚譽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a beautiful sight to behold),隨後7月1日便發生抗爭者闖入香港立法會大樓的衝撞事件。如今美方可能將「台灣牌」複製為另一張「香港牌」的風險,必然是北京要提高警惕和斷然防止的走向。

胡錫進發文表示,中國大陸大概反而要感謝佩洛西,是她創造了解放軍戰機飛越台灣島的契機,打開了解放軍戰機對台灣島行使主權的嶄新空間。(資料圖片)

沉醉親美榮耀 悲哀被顛倒為榮幸

然而,中美台海博弈帶來的尖鋭動盪,恐怕不存在於台灣政治人物的視域之中。對他們來說,只要能為選舉帶來最大的利益,只要能夠動員起民粹情緒、長期鞏固其執政地位,才是唯一的考量。例如剛藉由赴日參加安倍晉三家祭宣揚「台日外交突破」的副總統賴清德,近日說「過去六年是台灣善意不斷被中國忽略的歷史,總統蔡英文兩度遞出橄欖枝並未獲回應」云云,就能看出政客心中完全不在意美國在背後挑動台海情勢激化,將所有問題的責任一律「外部化」到海峽對岸的卸責心態。

今年4月首度傳出佩洛西可能訪台的消息時,民進黨立委王定宇第一時間就轉發日媒報道,並將之肯定為「台灣重要外交消息」,各家主要台媒無不以斗大標題奔相走告。雖然今次台灣方面相對低調,包括台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表示「目前沒有接獲佩洛西議長訪台的確切訊息」,但不難想像的是,台灣政界人士暗自竊喜與滿心期待之情。

正如同「台日友好」這張他們永不過時的「情感牌」一樣,倘若美國第三號人物蒞臨台灣,勢必又再將掀起「台美友好」的集體亢奮,不分藍綠朝野陶醉在「堅若磐石」的自我幻想之中。至於咫尺之遙的中美和兩岸「地動山搖」,對一心只有選票的政治人物來說,自然早已拋至九霄雲外。

台灣沉醉在被美國政客捧在手心的寵愛感,將上國使者親臨視為一種無上的「榮幸」。不過一旦撕掉美好口號的宣傳外衣,回到國際政治的現實來看,正如《香港01》日前報道,台灣前駐美國軍事代表團團長淡志隆坦言,「美國為的是自己的國家利益,不是為了台灣好」,美國正在布的局無非是把台灣作為大國談判桌上的刀俎魚肉,甚至是鼓吹效法烏克蘭「全民皆兵」的人肉盾牌策略,令台灣人民替美國貢獻生命和付出代價。不管佩洛西的專機最後有沒有降落在台灣,台灣執政者和政客們早已被「親美抗中」一波接一波的高潮自我催眠,難怪看不到飲鴆止渴的悲哀已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