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報告前瞻︱「總體方略」料寫進報告 統一只會提前不會延後
中共二十大即將在10月16日召開,目前大會主題尚未官宣,不過從內地官媒釋出的消息來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可能會是主軸之一,而且還要把黨的二十大報告確立的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戰略思想寫入黨章,一般預料可能會拋出未來五年甚至更長時間對形勢研判和發展擘劃的新論述。另一項觀察看點在於對台政策,尤其是解決台灣問題的可能路線圖。
「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已在2021年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寫進「第三份歷史決議」,再加上近一段時間來中美關係在台灣問題上的互信基礎不斷受到美方「台灣牌」的挑戰,包括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台譯作裴洛西或波洛西)不顧一切造訪台灣,令北京順勢在8月端出了《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還透過六區圍台軍演開啟台海周邊軍事行動的「常態化」,被認為是解放軍武統台灣的「預演」。
可以預期的是,作為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就對台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理念、重大政策主張」集大成的「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有望寫進二十大報告,既是對台政策和工作成果的總結,更是未來解決台灣問題的行動綱領。近來已經曝光在枱面上的對台動作密集且頻繁,無不令人與二十大報告之後將開啟的台海新形勢、新格局聯想在一起,產生了更大的想像空間。
十九大報告統一論述其實不只800字
二十大報告涉台論述將會出現什麼可能的轉變?不妨先回顧一下十九大報告的談法,其中涉台的內容主要有三大部分。
1. 全文第一部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歷史性變革」提到:
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加強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兩岸領導人歷史性會晤。妥善應對台灣局勢變化,堅決反對和遏制「台獨」分裂勢力,有力維護台海和平穩定。
2. 全文第三部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言及:
必須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持「九二共識」,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和文化往來,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反對一切分裂國家的活動,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3. 全文第十一部分「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着墨最多,有五個段落:
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願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必須繼續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雙方就能開展對話,協商解決兩岸同胞關心的問題,台灣任何政黨和團體同大陸交往也不會存在障礙。
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我們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尊重台灣現有的社會制度和台灣同胞生活方式,願意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我們將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台灣同胞福祉。我們將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心靈契合。
我們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容忍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一切分裂祖國的活動都必將遭到全體中國人堅決反對。我們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圖謀。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
同志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全體中國人共同的夢想。我們堅信,只要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順應歷史大勢、共擔民族大義,把民族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一定能夠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
2049年已隱含兩岸統一進程的終點線
以上所有涉台內容加起來剛剛好800字,佔全文3萬2,000字的3%都不到。要是單純只看以上三個部分,就會產生一種樂觀洋溢的「錯覺」,認為中共一如過往頂多重申「一中原則」、「九二共識」,繼續「軟的更軟、硬的更硬」老調,甚至認為其對台灣還有讓步的可能。事實上,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開幕報告過後,當時台灣不少智庫、媒體和政治人物不乏有如此的解讀和認知。
連美國在台協會(AIT)前處長司徒文(William Stanton)這樣的「兩岸通」,斯時受訪時也說:「習近平並未在十九大對台講話中提到統一時間表」。因此,倘若只看習近平對台講話這800字,而忽視中共整份政治報告宣示的大政方針,確實很容易做出嚴重誤判。
當時《香港01》記者看待這一份內外兼顧、具有歷史縱深的政治文件,便敏鋭地觀察到習近平談論兩岸關係和國家統一,可說是放進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論述之中,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這項任務的前提。換句話說,要想讀懂習近平對於統一台灣和兩岸關係的理解,應該要聚焦於他在「中國夢」的構想中,有關實現「民族復興」和「祖國統一」的明確宣告。
順着這個脈絡下來看,我們認為這份重要的政治文件已經隱含了統一台灣時間表在裏面。「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在十九大報告經由兩階段細分,中共建黨百年的2021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中共建政百年的2049年則要「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如同熟悉內地政治的著名學者鄭永年所言:「試想,沒統一,何來的中國夢?」因此,統一台灣的時間表其實已經寫在了2049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實現的目標之內了。如果在這個時間節點,兩岸還處於分裂狀態,要如何稱得上是「民族復興」呢?
就《香港01》對中共政治的掌握程度來推斷,在習近平時代,台灣問題能夠儘早解決當然就儘早解決,2049年是一個表定不能拖過去的時間節點,但主觀上不會拖到中共建政百年的2049年才做最後處理。一位熟悉北京政治決策的觀察家,在十九大報告出爐後曾對《香港01》記者分析道:這份報告等於是向台灣宣告,「中華民國最多只剩32年」。
十九大到二十大「兩個大局」變化
二十大代表着中國進入習近平第三任的政治周期,但還是屬於在中共官方定義的「新時代」範疇之內。可以預見的是,習近平二十大報告的涉台部分,其基本框架和論述或將延續十九大報告的調性,把解決台灣問題視為國家整體發展部署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不過,從十九大到二十大這五年的時間,中共眼中「國際」與「國內」兩個大局都起了相當大程度的變化,就算美國輪到拜登(Joe Biden)當家,但中美的結構性矛盾不僅未緩和,還走向了風險更高的深水區;更別說中俄之間形成的背靠背戰略協作關係,經由俄烏戰爭一役,大大牽動了世界權力格局的重組。夾在地緣政治版塊碰撞最前沿的台灣,成為「地表上最危險的地方」已成了共識,其中產生的地緣風險,更是在「東昇西降」的「百年變局」局面下被擠壓得更為突出。
在十九大報告之後,北京並未如美台人士認為對台老調重彈,反而先是在2019年伊始就率先拋出「兩制台灣方案」倡議的重磅子彈,開啟了實質統一進程。2021年中共建黨百年大會再度吹響集結號,習近平以一襲中山裝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振臂疾呼要「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堅決粉碎任何『台獨』圖謀」,迎得空前的滿堂喝采。說明了統一台灣「宜早不宜晚」,不只是官方內心的盤算,更是14億人民對中共的期待。
與此同時,中共三度點名「台獨」頑固分子名單,並對其金主和關聯機構施以制裁,數度封殺台灣輸陸農漁產品,要求經由大陸進出口的零組件都必須寫明「中國台灣」。更重要的是,解放軍軍機軍艦繞台、越過「海峽中線」、軍演「常態化」,還對美國發起台海非「國際水域」的法律戰等等。這些做法在2017年十九大時台灣方面都還料想不到,可是經由五年時間的鋪墊與發酵,於今已經成為了台海「新常態」。過去台灣人人琅琅上口的「惠台」兩字,雖然仍舊是進行式,但「統一」甚或「武統」兩字成了擺在台灣民眾眼前,比過往任何時期都還迫在眉睫的新關卡。
「總體方略」起新局後的三大想像
二十大政治報告作為回顧與前瞻性的「頂層設計」文件,具體的寫法和表述應會維持在「宜粗不宜細」的形式,以符合其「總綱領」的性質。事實上,國台辦主任劉結一於7月7日在《人民日報》撰寫了4,000字長文《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奮力推進祖國統一進程》,從總體目標、戰略思路、基本方針、基本立場、主要途徑、必然要求、精神動力、根本保障等八個面向清晰化了「總體方略」的骨架構造。
當「總體方略」寫進二十大報告,意味着未來北京的對台工作將更加步調一致、四平八穩。不過,如上盤點的台海變局,以及認識到中共對台思路與邏輯,「總體方略」寫進報告後將開啟什麼樣的新格局?其實可以從一些細節中,嗅出以下並不難以想像的三大言外之意。
1. 「總體方略」的「施行細節」或已在醖釀
十九大報告先回顧了此前五年的工作成果與不足,接續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之後的是共計14條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如今中共已將推進統一進程的行動綱領統整為「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同樣上升到了「方略」的層次,相信在二十大報告中會佔到一定的篇幅。
當「行動綱領」架勢正式擺定之後,下一步要考慮的便是如何執行的問題。在北京的認知中,「兩制台灣方案」其實已涵納進「總體方略」之內,作為北京在未來談判桌上預先準備好的一套「統一方案」,假使「總體方略」確定寫進二十大報告,在可預見的短時間內,或將有更詳盡的「施行細節」出台,讓其裝在口袋內的談判方案更具有份量。在目前可見的討論中,包含統一過程需要的《基本法》框架、《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組成方式等等,以及「統一後」的治理藍圖,這些內容在未來都有可能一一躍然紙上。
2. 「促統」重於「反獨」,「武統」是「和統」的後盾
十九大報告的基調在於「反獨」與「和統」,這兩項要素不會在二十大報告中消失。二十大報告前面部分必會回顧此前五年的工作,「反獨」或「打擊台獨」應會被列為「成果」。既然是「成果」勢必會被延續下去,具體落實在接下來的對台政策上,持續展現比較強硬的示警,要是台灣方面往「台獨」紅線游移過去,那麼出手可能更為嚴厲,從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等方面的打擊手段多管齊下。
二十大之後中共對台緊縮的可能做法,台灣學者趙建民曾預判,經濟施壓令人擔憂;政治方面可能制定《反分裂國家法》的施行細則,也有可能透過立法解釋的方式,類似港區國安法的做法,重新解釋和明確化《反分裂國家法》的相關罪責。
至於在統一的表述上,二十大報告中不難想像還是會重申「願繼續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而帶有「一個中國」和「謀求統一」涵義的「九二共識」,其作為兩岸和平來往、和平接觸、和平協商的「通關密語」角色勢必會被再三強調。
除此之外,從胡錦濤時代的十七大到習近平時代的十九大,報告中都未出現「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等用語。但在台海兵兇戰危之際順勢出台的第三份台灣問題白皮書中,則明確寫道「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台灣同胞,非和平方式將是不得已情況下做出的最後選擇。」
再加上佩洛西訪台帶來一連串的台海動盪過後,形勢益發複雜尖銳,如同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所言:「不要把和平統一與武力統一割裂開來、對立起來,因為和統、武統都是對台方略的兩種考慮、兩種選擇。」「非和平」的「武統」方式,有可能在北京對台整體布局中佔到越來越吃重的比例。
3. 統一時間表提前,對台灣方面立下談判等待期
中共設定的目標一向有預定時間表,而且傾全黨全國之力在預設時間達成既定目標。比如習近平在2021年7月1日宣告「中華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了「第一個百年」的目標。但提前實現目標亦非無前例可循,十九大報告便明載「解決人民温飽問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這兩個目標已提前實現」。
北京多次宣示兩岸政治分歧「總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又說「我們比歷史上任和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那麼在國家總體實力不斷發展和齊備,同時又有來自美國西方與民進黨政府挑動台海的「不定時炸彈」,還有來自內地民意對實現統一的「眾望所歸」,在2049年實現民族復興的終點線之前,提前實現統一台灣,無論從主客觀條件來看都是有高度的可能性。
二十大報告的寫法或將延續十九大報告,符合中共的辯證思維,未必會白紙黑字載明具體時間年份,而是隱藏在各種國家現代化發展進程的論述之中。例如十九大報告對解放軍強軍之路列了「三步走」的時程,二十大報告會不會將2027年解放軍建軍「百年」的奮鬥目標寫進去?如果會的話,對台灣問題的解決時程又會帶來新的解讀空間。
又或者十九大報告使用「兩個十五年」的階段性目標,作為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的輔助,本身就具有實現統一的「分步走」的意味。官方如果在「兩個百年」的總目標下,對輔助性的階段性目標再進行更細的劃分,表示對國家整體建設的信心越來越高,同時也代表着統一的腳步只會提前不會延後。
還有一點值得關注,那就是「兩制台灣方案」自2019年年初提出之後,這枚子彈已經飛了三年多了,始終被台灣方面冷處理或是置之不理。以中共的性格和習近平的作風來說,既然不斷展現追求祖國統一的堅定意志和堅強決心,「兩制台灣方案」不太可能流於空言。
《香港01》曾有分析,第三份台灣問題白皮書某種程度是對台灣方面再次發出談判的呼喚。而香港回歸談判的歷史經驗也告訴眾人,1982年鄧小平跟戴卓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就是這麼談的,「主權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我們只能談移交問題,由於移交問題相當複雜,必須及早開始談判,我認為不得晚於1984年。如果到時候你還沒有意願跟我談,我就保留一切行動的權利。中英談判香港回歸問題於是拉開序幕,並在1984年達成協議,雙方簽署了《聯合聲明》。二十大過後,北京會不會在意想不到的場合上,以一種「不晚於多久」的方式對台灣方面設定最後的談判等待期,也是需要格外留意的可能走勢。
總的來說,在中共看來,統一台灣已經深深鑲嵌進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中國夢實現的進程裏,從十九大擺出的這張路線圖,二十大不會輕易地改變甚至揚棄,而是在動態的承續過程中,隨着國際與國內兩個大局的變化,而調整自己的腳步。而且不管台灣內部政治或政黨版圖如何變遷,北京有不容低估的自信掌握「時與勢」和「主導權」、「主動權」,按自己的日程和路徑推進,「走自己的路」越走越快。在二十大即將登場的前夕,已經能感受到如此的「山雨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