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進出口均低於去年同期 中國外貿形勢嚴峻

撰文:杭子牙
出版:更新:

中國海關總署周一發布了10月份的進出口數據:以美元計,10月份出口金額按年下降0.3%,為2020年6月以來首次出現按年負增長,增速較上月放緩6個百分點;進口按年下降了0.7%,為2020年9月以來首次按年負增長,增速較上月下降1個百分點。

這一數字也低於各機構的預測。此前,各主要機構均預測進出口會按年增長,數字大概在0.5%到3.5%之間。

幸運的是,因為美聯儲加息引發美元迴流導致了美元在過去一年大幅升值使得人民幣相對貶值,若換算成人民幣計價,10月份進出口還是勉強有所提升。不過不管怎麼說,10月份的進出口按年都低於去年同期,同時也低於此前各機構預期,而且增速都較上月有所放緩,這是一個值得警惕的信號。

導致進出口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元加息引發的國際通脹與戰爭等因素是導致外部市場需求下滑的主要原因;內部因為局部疫情頻繁爆發,中國政府又採取了嚴格的動態清零措施,嚴格限制人員和物資流動,導致物流不暢與供給衝擊也是不可低估的一大原因。

新冠疫情爆發後,中國施行了嚴格的動態清零政策。(美聯社照片/安迪黃)

接下來,政府與企業都需要對這些數據進行綜合分析,搞清楚這一數據變化到底是因為外部市場需求萎縮所致,還是因為內部疫情封控導致的經濟活力受損所致,到底是市場波動在偶爾一個月形成的低谷,還是因內外因素疊加已經形成了比較危險的下滑趨勢。在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有針對性找出解決辦法。

進出口,尤其進口,現在對中國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過分。這是因為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架馬車——出口、投資和消費中,出口現在可以說是對經濟增長具有關鍵意義的一個拉動要素。

在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這三架馬車中,消費的情況現在眾人皆知,至少在中國政府結束動態清零、經濟活力和消費者信心恢復之前,消費都可能持續低迷。更長期的數據則要看中國政府的經濟政策與整體宏觀經濟活力情況。

投資現在對經濟的邊際增長效應也已經很低,而且現在除了新能源等少數幾個板塊,中國企業的投資意願普遍不高。尤其民營經濟,因為需求低迷與更廣泛原因導致的綜合信心問題,很少有願意做中長期投資。靠國家隊在重大基建項目上的超前投資,這個效益與經濟帶動能力恐怕要相當長一段時間才能體現出來。

數據也反映出了上述情況。從數據上看,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官方數據明確顯示,10月份,中國製造業PMI較上月回落了0.9個百分點至49.2%,跌破了50%的榮枯線,打斷了連續兩個月的回升勢頭。

因疫情防控而空蕩蕩的大街,與之前熙熙攘攘的人群形成鮮明對比。(美聯社照片/安迪黃)

其中,PMI進口分項較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至47.9%。主要進口大宗商品中,原油漲幅收窄,銅、鐵礦石、動力煤跌幅擴大。這些數據變化都反映出現在國內製造業的情況很不令人樂觀。

另外,財新11 月 3 日公布的 10 月服務業 PMI也錄得了 48.4的低值,比上月的 49.3 低 0.9 個百分點,這已經連續第二個月落至收縮區間,為 6 月以來最低。

因為11月全國多地疫情散發和防控措施收緊等影響,接下來服務業景氣度恐怕還會進一步下降。

所以對中國經濟而言,進出口,尤其出口,現在是關鍵中的關鍵。穩住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就等於穩住了經濟增長。

事實上中國政府對此也高度重視。中國商務部於9月底也在官網發布《支持外貿穩定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六大項措施,包括保生產保履約、積極支持企業參加各類展會抓訂單、進一步促進貿易暢通等內容。

中共二十大前後,中國各主要領導人也一直在展現開放姿態,尤其國務院主官經濟與進出口的高級官員一直在強調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要求外貿大省要更好發揮挑大樑作用,拿出具體措施,努力保持外貿運行在合理區間。其目的就是希望保住出口這架馬車,使出口能繼續發揮起穩增長、穩就業的作用。

不過坦率說,因為外部需求下滑,在全球經濟因為通脹和戰爭等因素可能進一步收縮,同時中國也聲言將「繼續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的情況下,能否穩住出口是一項很有挑戰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