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防疫政策重大調整:不再一刀切的科學精準防疫是最大共識

撰文:鄧峰
出版:更新:

在最近內地社會普遍關心防疫政策的背景下,11月10日,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優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次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公布了優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從輿論層面的反應來看,總體是正面的、積極的,認為二十條措施是一次進步。

二十條措施的主要特點是強化了科學精準防疫,減少了隔離時間和封控人員,促進了人員往來和國際交流。比如,減少密接和入境集中隔離時間,不再判定次密接,取消中風險區劃定,取消入境航班熔斷機制,入境商務活動採取「免隔離閉環管理」。除此之外,二十條措施還強化了對弱勢群體的保障,回應了民眾反應較多的封控期間非新冠病人就醫問題和基本生活物資供應問題,並要求分類有序做好滯留人員疏解,優化校園、企業和工業園區的疫情防控措施。這些措施明顯是總結了西安、上海、鄭州等多地防疫的問題和經驗,具有較強針對性。

二十條措施要求加大「一刀切」、層層加碼問題整治力度,「嚴禁隨意封校停課、停工停產、未經批准阻斷交通、隨意採取『靜默』管理、隨意封控、長時間不解封、隨意停診等各類層層加碼行為,加大通報、公開曝光力度,對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依規嚴肅追責」。

這也符合近年來民意的期待,能否成為硬約束對於接下來的防疫工作至關重要。正如浙江省委宣傳部官方公眾號「浙江宣傳」在《「層層加碼」與「動態清零」完全相悖》一文中的分析:「『動態清零』和『層層加碼』勢不兩立,要想『動態清零』可持續,就必須嚴肅、徹底、重拳清理『層層加碼』。」

除此之外,二十條措施還包括:加快提高疫苗加強免疫接種覆蓋率,特別是老年人群加強免疫接種覆蓋率;加快新冠肺炎治療相關藥物儲備,滿足患者用藥需求,尤其是重症高風險和老年患者治療需求;制定分級分類診療方案、不同臨床嚴重程度感染者入院標準、各類醫療機構發生疫情和醫務人員感染處置方案,做好醫務人員全員培訓,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準備,增加救治資源;摸清老年人、有基礎性疾病患者、孕產婦、血液透析患者等群體底數,制定健康安全保障方案。這四點可以說非常重要,將直接影響內地能否進一步優化防疫措施。

可以說,二十條措施是過去三年以來內地防疫政策的一次重要調整。據《中國新聞周刊》在《優化防控二十條發布,專家預測管控的人員「至少會減少一半」》一文中的報道,「一位長期研究新冠疫情數據的專家也認為,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多位專家指出,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防控的精準性,進一步降低防控措施對社會經濟活動和人們生活的影響,同時減輕地方的防控壓力,尤其是節省出部分防控資源」,「受訪的數據專家大概做了個估算,這次調整之後,總體而言,疫情管控的人員規模『至少會減少一半』」。

2022年4月25日,北京市朝陽區,市民有序排隊參與核酸檢測。 (視覺中國)

不過正如二十條措施的官方文件所言,「充分認識進一步優化防控措施是為了防控更加科學精準,決不能造成放鬆疫情防控,甚至放開、『躺平』的誤讀」,二十條措施並非為了放開,而是尋求一種合乎現實國情的較好平衡。二十條措施的官方文件表示,「當前,新冠病毒仍在持續變異」,「我國是人口大國,脆弱人群數量多,地區發展不平衡,醫療資源總量不足,一些地區的疫情還有一定規模」,「受病毒變異和冬春季氣候因素影響,疫情傳播範圍和規模有可能進一步擴大,防控形勢仍然嚴峻」。

這其實合乎現實國情。一方面從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獲益極大的中國,自上而下都不缺乏繼續發展經濟和對外開放的強大意願。另一方面因為中西現實情況的不同,中國不僅人均醫療資源和醫療科技水平相對有限,沒有像西方那樣民眾由於自然感染,在造成大量人員死亡後形成群體免疫,而且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和西方有所不同,所以中國防疫政策調整必然是審慎的、有序的、漸進的。

10月30日,鄭州富士康港區內的返鄉員工。(紅星新聞)

在這樣的情勢下,不再層層加碼、一刀切的科學精準防疫或許才是當下內地關於防疫最大的重疊共識。不論那些偏向嚴格防疫的民眾(富士康事件是個例證、小城市和農村有不少人持此主張),還是那些傾向放開的人(網上有不少人持此主張,但具體多大比例不好確定),科學精準防疫雖未必最符合他們期待,但至少是個退而求其次的相對不錯選擇。對於那些在嚴格防疫和放開之間徘徊的中間派群體來說,科學精準防疫便是最優選擇。這也是為何前兩年上海主張的「陶瓷店裏抓老鼠」防疫模式備受推崇。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二十條措施是現實國情下一個平衡多方訴求的選擇,是一次進步,有助於重建民眾的信心和促進經濟的復蘇,接下來的關鍵是執行。凡是持久的,必是温和的與可持續的,必得經得住現實和人心的檢驗。希望中國防疫政策能不斷根據病毒的特性、防疫的形勢、醫療資源建設的變化,在疫情防控、人民生活、經濟社會發展尋找到動態的最佳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