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三代」兔主席評疫情防控政策:人類無法消滅病毒,只能共生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最近各地疫情爆發,坊間都在討論疫情防控政策。
近日,中共元老任仲夷之孫任意(微博網紅「兔主席」)就發表文章《疫情防控:新觀察、新感想》,分享他關於疫情防控的觀察和思考。
他提到,人類社會是不可能消滅新冠病毒,只能與病毒實現某種「共生」;中國社會「主要矛盾」亦已悄然轉變,民眾希望丟掉保護傘,正面對抗Omicron。

任意提到,「共存派」和「清零派」正處於撕裂狀態,人類無法消滅Omicron,最終必須與病毒有某種形式的「共生」,但只要總方針策略一天不變,他就會繼續支持並執行政府政策。至於自己到底是「共存派」抑或「清零派」,他就稱希望做個「實事求是派」,即了解病毒的演繹,理解政府政策的邏輯,分析當前主要矛盾,形成自己的看法認識,並在可能範圍內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

近期,內地出台《關於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下稱《二十條措施》),要求「精準防控」,不許搞「一刀切」。但任意認為,要實現「動態清零」,其實必須要依賴一定的「加碼」手段。「加碼」不僅僅是官僚主義,而是為了「防死」病毒不得不作出的無奈選擇。

然而,只要一「加碼」,必然會負面影響其他目標的實現;若將「加碼」手段禁絕,就會令防疫更難,病毒更易突破。因此,在防疫上恐怕確實不存在理想化的「中間路線」,而《二十條措施》正是政府或官僚體系提出極限要求的終極嘗試。

官方出台《二十條措施》後,不少人認為疫情防控政策會作出大調整。惟任意指出,冬季及春節是關鍵挑戰時期,一是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時期,並非調整疫情政策的最佳時機,二是春節是中國最大的人口流動事件,或會導致疫情大範圍跨省傳播。《二十條措施》強調「精準防控」,對基層政策理解力及執行力的要求非常之高,距離明年春節只有2個月,因此春節前將疫情總體控制住變得極為關鍵。

2022年2月6日,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全國各地迎來返程高峰。圖為旅客從南京火車站出站。(新華社)

官方一直堅持「動態清零」,任意提到,上海爆發疫情時曾採取封城管控措施,對經濟的損傷,乃至對民眾的工作生活及情緒也有較大影響,但上海畢竟是一城,要全國一盤棋考慮,「硬清」的收益大於成本。

相反,若多地出現較大規模爆發,「動態清零」的經濟社會代價就會很高,例如可能要依賴「加碼」,但與《二十條措施》互相矛盾,同時要考慮經濟社會代價,而最小化經濟社會代價也是《二十條措施》的精神指向。

任意指出,各國和地區都結合自身的國情、政府能力、社會條件、民眾基礎、價值觀等,選擇不同防疫道路。但同一套政策,並非每個國家都適合。他認為,不同社會的選擇,歸根結底是人民的選擇、是各自的歷史選擇,「從大歷史角度看,就是不同形態的人類社會面對病毒做出的不同反應和選擇,各有各的道理。這也是筆者一直以來的觀點」。

他認為,圍繞Omicron的認知,普通中國人可能有幾個方面的漸進轉向,最後會由量變到質變,包括愈來愈能看到Omicron「毒性」減弱,有害性總體可控;Omicron主要威脅特定高危人群;對長新冠後遺症等細節問題不再關心;愈來愈認為Omicron主要是個人衛生問題,而非公共衛生問題等等。

2017年,中共元老任仲夷之孫任意「兔主席」與傅高義教授合影。(任意的博客)

除此之外,民間對「主要矛盾」的認識亦逐漸轉變。在疫情初期,多數人眼中的主要矛盾是疫情防控,社會一致認為疫情防控的收益顯着大於代價,但伴隨病毒不斷地演變,民眾認定的主要矛盾逐漸變成恢復生活、秩序,追求經濟社會發展,並預期政府的關注點應該逐漸朝恢復經濟社會秩序轉向。

不過,現時政策反映及指向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公共衛生安全,但愈來愈多人認為主要矛盾是恢復舊有秩序及發展經濟,政策和民間認知存在差異和隔閡。

任意指出,若主要矛盾發生轉變,政策選擇就會變多,而且可以形成新的合力。政策愈是契合主要矛盾、愈是反映主要矛盾,愈是能解決主要矛盾,就愈易得到支持,獲得好的執行,「說白了,大家一條心,沒有什麼『非共識』部分,那麼眾志成城、合力辦事就簡單」。

2022年4月9日,廣州開展全員核酸檢測。(新華社)

任意提到,從疫情爆發至今,可以看到人類社會是不可能消滅新冠病毒,最終結果只能是與病毒實現某種「共生」;「共生」並非指每個人身上都攜帶病毒,而是指病毒沒有在技術上被「消滅」,不時還在社會中傳播,但已經與人類確立邊界,形成某種「平衡」,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一部分。

若要根據病毒變異的特徵動態調整、優化疫情防控的目標,基於目前對Omicron的判斷,國家的終極目標恐怕也不是「消滅」病毒,而是以最小的相對代價去「適應」病毒。

所謂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悄然轉變,在於民眾的心態和預期已發生微妙調整,即在經歷長時間的儲備後,在心智上做好準備,希望丟掉保護傘,正面對抗Omicron,打贏「戰略反攻戰」。而「戰略反攻」就是疫情防控鬥爭的新征程,以新的形式,接受新的挑戰,打贏一場「不一樣」的戰爭。

任意指出,中國雖然存在脆弱人群數量多、地區發展不平衡、醫療資源總量不足的問題,但也有一些制度優勢與資源條件,包括政府是包辦型全能政府,認為其理應提供盡可能全方位的社會職能;黨的集中領導及黨員隊伍在關鍵時刻可發揮作用等等。因此,在未來應對疫情的「新征程」中,黨和政府將繼續承擔領導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