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水圍18歲女孩到杭州「粉髮女孩」 網暴真的無解嗎?

撰文:鄧峰
出版:更新:

許多港人應該還會記得數月前那位不幸墜樓身亡的18歲女孩雷穎琛(網名:依奈)。她生前曾遭到一群自稱「廁妹」的網民的持續網暴,不堪其擾,最終走向崩潰。這是非常令人悲憤的故事。多麼年輕、鮮活的生命,卻被惡臭的網絡暴力吞噬。

繼雷穎琛之後,最近內地發生了一起因網暴而抑鬱離世的悲劇。故事的主人公叫鄭靈華,杭州一位24歲「粉髮女孩」。去年7月,保研成功後,她拿着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在爺爺病牀前和爺爺一起分享喜悦,並拍下照片。照片裏,她染粉色頭髮,據說是希望畢業照上的自己明媚而鮮豔,卻不料,照片在網上流出後,竟遭到十分惡意而又莫須有地詆譭、侮辱。有人造謠她和爺爺是「老少戀」,有人拋出「一個研究生,把頭髮染得跟酒吧陪酒的一樣」的離奇言論,有營銷賬號趁機捏造一個個荒謬故事。網暴事件給她造成很大困擾,她患上抑鬱症,最近不幸離世。

「粉髮女孩」生前曾嘗試通過法律途徑維權。她一方面記錄、收集網暴者的言論,另一方面向平台投訴。但正如類似案件維權所存在的困境那樣,因網暴者多是網絡匿名,難以追蹤,取證困難,以至於直到不幸離世那一刻,她的維權都未能成功。

去年初,曾在內地社會轟動一時的劉學州案,同樣是一起與網絡暴力密切相關的案件。劉學州本是一個十多歲的不幸少年,自2021年底開始在網上尋親,但屢屢遭受網絡噴子們的語言暴力。後來他因抑鬱症服藥自殺,生前遺書中提及網絡暴力。

從雷穎琛、「粉發女孩」到劉學州,一個個都正值青春年華,人生本來有許多可能,卻都不幸凋謝,讓人悲傷、憤怒。在他們身後,是危害日久的網絡暴力問題。他們的經歷是見諸報端的,但還有許多未經公開的網絡暴力事件。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類似的經歷:當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發一條比較正常、可供討論的消息,卻引來一些莫名其妙的謾罵式留言,其中充斥着讓人無法理解的惡意。網絡世界究竟怎麼了?為何會有那麼多毫無由頭的語言暴力?為什麼會有「廁妹、廁弟」這樣的存在?那些在網上滿嘴污穢不堪,惡意謾罵、造謠他人的網民究竟是一群什麼人?

劉學州。(微博@封面新聞)

據說,「粉髮女孩」生前曾總結出一些網暴者的共性:「有的是根本沒了解清楚事情全貌,有的是現實生活不如意、想借機發泄情緒,甚至有的是為了賺錢。」這裏包括三種類型:不明真相卻跟風攻擊他人;因生活不如意而挾私報復和發泄情緒;將網絡暴力當作流量致富密碼。

這其實都指向人性的幽暗,只不過因網絡的虛擬性而放大。中國政法大學羅翔教授在《法治的細節︱面對網絡暴力,法律真的無能為力嗎?》中分析稱:「在網絡時代,我們似乎也開始漸漸喪失了對複雜情感的體察,喪失了對他人境遇的體諒。空洞和淺薄,最終導致的又是觀點的極端和情緒的殘暴……我們的情緒極容易就被極端意見挑動,也越來越傾向對他者進行非黑即白的評判;而這種情緒和判斷,又會像利刃一樣刺向身處輿論漩渦的個人。」

像幽靈那樣存在的網絡暴力,讓人想起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孔飛力(Philip Alden Kuhn)在《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中的分析:「叫魂大恐慌向中國社會的觀察者們凸顯了一個特別令人難過的現象:社會上到處表現出以冤冤相報為形式的敵意。叫魂案從一開始就帶有這種令人不快的特徵……更有甚者,他們虛構了一個容易為人們相信的故事……一旦官府認真發起對妖術的清剿,普通人就有了很好的機會來清算宿怨或謀取私利。」

如果說叫魂案是少數別有用心的人和猜忌的官府的共謀,利用的是當時社會所盛行的人和人之間的敵意和妖術迷信,那麼網絡暴力的屢禁不止,則是因為少數別有用心的人(包括賺取流量的營銷賬號、挑撥對立的挾私報復者)利用許多網民不明真相卻樂於跟風、惡意揣測的幽暗心理。

從這一點來說,針對困擾社會已久的網絡暴力問題,既要從法律和網絡平台規範層面進行打擊,尤其是要重點處罰那些借網暴來謀取私利的網民、營銷賬號和挾私報復者,又要針對人性幽暗和網絡世界的虛擬性現狀,嘗試思考相應的解決方法。畢竟,天下人苦網暴久矣,若不能從源頭處遏制網暴,若不能對那些被網暴傷害的人提供行之有效的救濟,那麼很難保證在今後不會再次出現讓人痛心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