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教聯會強調教育是投資未來 望維持中小學資源

撰文:吳綽詩
出版:更新: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月底出爐,財政司長陳茂波早前指要削減教育開支。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黃錦良今日(11日)出席傳媒茶聚時表示,教育是投資未來,希望能維持中小學的資源,透過整合資源,減低財政對教育的影響。

被問到應否向入讀官津和直資的人才子女收取學費,為政府財政開源,黃認為受養人合符享免費基礎教育的資格,不應收取學費。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黃錦良出席傳媒春茗時表示,教育是投資未來,希望能維持中小學的資源。(吳綽詩攝)

黃錦良倡公務員凍薪:一旦減薪老師也會同步減

財政預算案將於本月26日公布,千億財赤下,當局早前指要教育有「節約空間」,包括調整大學撥款。教聯會主席黃錦良表示,理解政府面對財赤不容易,但強調教育是投資未來,加上政府正力推國際教育樞紐,希望能維持中小學的資源,不要削減撥款。不過,他相信削減教育開支,一定對中小學有影響,希望透過整合資源,減低影響。

外界討論政府官員及公務員應否減薪,以共渡時艱,黃認為公務員不應減薪,最多能接受凍薪,因為一旦公務員減薪,老師薪酬也會同步減。

指人才子女合符在港享受免費教育資格

近年人才子女湧港讀書,他們中小學階段可免費入讀官津校,選讀直資校亦可獲政府津貼,被問及應否向他們收取學費,以幫助政府開源,黃指出人才受養人合符在港享受免費基礎教育的資格,因此沒可能向他們收學費。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資料圖片/黃浩謙攝)

朱國強憂2500元學生津貼「凍過水」

教育局自20/21學年起,每學年向中小學和幼稚園學生提供2,500元的學生津貼,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擔心,財赤下2,500元學生津貼會「凍過水」。他建議,合併現時部分重疊的學校津貼,例如搬校、買家私,可以整合為一份津貼。

教聯會副主席、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小學校長謝煒珞建議,重整部分恆常撥款計劃,例如每校一外籍英語教師(NET Scheme),據她了解,當局亦在檢討NET計劃。她指出,外藉NET老師人工高,又有機票及住屋津貼,但現時本地老師已受專業培訓,認為其英語能力反而更好。

教師編制人手方面,她認為現時多個新發展方向都需要資源,包括STEAM、人工智能等,當局與其就不同新項目短期撥款,調撥資源聘請老師反而更好,有助學校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