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檢查】心臟、大腸、乳房應否年年驗? 專家話你知!

撰文:曾凱茵
出版:更新:

市面上有很多「套餐」式身體檢查(體檢)項目,鼓勵人們要定期驗眼、驗血,檢查子宮/前列腺及心臟等以了解健康狀況及預防隱疾,但究竟如何分辨當中的緩急輕重及哪些才是切合自己健康需要呢?這次邀得兩位家庭醫生給予意見,好讓大家了解更多才決定該進行哪些體檢。

李國棟醫生認為由於公營和商業機構的宣傳和體檢變得商業化,香港人的定期體檢意識提高了,但體檢內容合適與否卻是另外一回事。(Getty/VCG)

香港人更關注健康

私人執業家庭醫生暨世界家庭醫學組織WONCA主席李國棟表示,受到商業宣傳的影響,香港在近十多二十年對定期進行身體檢查的意識提高了。「在三十年前,人們覺得身體保健不是個人的責任,而是政府的責任,亦沒有預防勝於治療的意識,又認為不應該花錢到身體上,所以往往都等到身體不舒服才進行檢查。」他繼續解釋,「直到現在,我還會遇到年屆七十歲卻仍未做過身體檢查的長者。」

不過他表示社會情況近年有所改善,從他觀察所見,起碼多了一半的來訪病人會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原因在於政府、家計會、醫療協會等機構持續地進行宣傳,加上身體檢查變得商業化,而且愈來愈多公司會為員工在醫療保險中提供體檢,這些因素都提高了人們對身體檢查的認知。

反對套餐式身體檢查

人們的健康意識有所提升是好事,不過在另一方面,身體檢查所進行的內容卻亦值得關注。李醫生表示,雖然市面上有很多套餐式的身體檢查出現,但人們如自行作檢查卻沒有安排醫生講解的話,他們根本不明白相關數據的含義,結果只是在浪費金錢和時間。

他強調,身體檢查是需要當事人和醫生的持續性關注才顯得有價值。「只做一次的話,當事人可能會產生『假安全感』,以為那一刻身體沒有事,於是便從此不再做檢查了,但身體在三個月到一年後其實都可能會轉變,因此必須定期檢查。」

他提醒:「身體檢查的目的是讓人們和醫生了解身體狀況及進行疾病風險評估,而後兩者都受到個人生活習慣、父母遺傳、家族病史等眾多因素所影響。由於每個人的健康狀況都不相同,所以多久做一次或是該做哪一類身體檢查,其實不應一概而論。」

另外,香港家庭醫學學院前任院長陳銘偉醫生表示,一般人不應該、也沒必要一開始便進行專科檢查,反而應該與家庭醫生見面,進行如血壓、血脂的基本檢查,並討論過去一年的生活方式、身體狀況、心理精神及運動習慣等各方面的狀況,好讓醫生評估當事人是否有需要進行再進一步的專科檢查。

要多久才做一次身體檢查,實在因人而異,建議事前先徵求家庭醫生意見,免得浪費時間和金錢。(Getty/VCG)

八大檢查項目詳查

雖然李醫生及陳醫生皆認為大家在接受身體檢查前應先徵詢醫生意見,不過兩位仍就人們較常進行的身體檢查項目給予一點建議,方便有需要人士作參考。這八大常見檢查項目包括:牙科、眼科、婦科、大腸、心臟、血液、肺部及子宮頸。

+4

1. 牙齒檢查

陳醫生認為每年找牙醫檢查一次牙齒是非常合理的,旨在防止蛀牙和預防牙周病等。

2. 子宮頸檢查

坊間的婦科檢查包含眾多項目,兩位醫生都建議,柏氏抹片是女士們每年必做的項目,其作用是檢查子宮頸有否出現病變。未有性接觸的女性沒需要進行柏氏檢查,已有性接觸的女性則可以一年一次,每次檢查相距不要多於三年。

3. 視力檢查

李醫生指要不要檢查眼睛、檢查次數有多頻密都要視乎當事人本身有沒有近視、遠視等疾病而決定,但如果只是基本的眼部和視力檢查,大家便用不著特意走到眼科醫生那裏,每一至兩年找視光師和家庭醫生檢查已可,不過如果當事人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則建議一年見一次眼科醫生。

4. 乳房檢查

陳醫生指女士們應找家庭醫生每年進行檢查,並於每月作自我檢查,做足這兩件事已足夠預防乳癌(特別是自我檢查,十八歲及以上的成年女性必須每月自己檢查乳房一次,時間最好在兩次經期中間)。至於每年進行的醫生檢查,雖然市面不少「套餐」都包括乳房超聲波或乳房X光造影檢查,但陳醫生建議屆年四十歲以上或已停經女士才有需要接受這兩項檢查,每一年做一次已足夠。如年輕女士真的想接受乳房超聲波或乳房X光造影檢查,他指超聲波會比X光造影準確,「因為未收經前乳房組織密度較高,間接影響X光造影的精準」。

5. 血液檢查

李醫生表示血液檢查設有包括肝、腎、血糖、貧血等很多細項,以檢查不同的狀況,但並非所有人都有這些問題,所以要接受哪些項目應視乎個人狀況而定。他說:「十多歲的青少年進行血液檢查是為了確認打疫苗後的成功率,如果成功的話,三十歲以前都毋須再驗血。另外,二十五歲或以下人士其實毋須每年一次進行血液檢查, 但四十五歲以上人士則應該每年一次。」

6. 心臟檢查

李醫生指跟血液及眼科檢查一樣,心臟檢查都要視乎個人家族史及生活習慣等因素來決定是否進行。「如果只是普通的血壓、血糖、血脂、聽心肺等檢查,毋須特別尋找心臟專科醫生處理,找家庭醫生已足夠,與醫生商討後才決定是否需要尋找專科醫生作檢查。」陳醫生補充指,四十歲以上男士和已停經的女士可以每兩至三年進行跑步心電圖檢查,間接判斷冠心病的風險。為甚麼女性特別指明是已停經的呢?他解釋因為女性收經後會進入更年期,雌激素減少,膽固醇較容易滯留於血管內,增加冠心病的風險。他最後提醒,這都是按個人健康狀況而定,並非必要。

7. 肺部X光檢查

陳醫生指胸部照X光是為了找出肺癌、肺炎和肺結核的可能性,四十歲以下的健康人士毋須特定進行此檢查。然而,如是吸煙人士又或年滿四十以上則有需要檢查肺部,但他認為輕微劑量的CT掃瞄更能準確反映吸煙對肺部的影響。至於李醫生則認為一年做一次肺部X光檢查已經太多了,因為X光具輻射,貿貿然的走去檢查反會對健康不利。他建議當事人必須在醫生建議下才進行,而且兩年一次已很足夠。

8. 大腸檢查

綜合兩位醫生所言,常見的大腸檢查包括大腸鏡檢查和大便隱血測試,這兩種都針對五十歲或以上人士。據陳醫生所指,大腸鏡檢查是為了查看腸內有沒有瘜肉,因大部分瘜肉雖然都是良性的,惟一小部分卻有可能會變成大腸癌:「息肉要摘除後化驗才知是否良性,視乎息肉的病理,有需要時3至5年再重複用腸鏡檢查。如果完全沒有息肉,可10年後再用腸鏡檢查」。至於大便隱血測試,李醫生表示前提是看大便有沒有出血,年輕人的大便沒血的話不用檢查,而五十歲或以上者無論有沒有大便出血,都要每年做一次。

陳醫生最後如此總結以上八類針對性的身體檢查項目:「其實除了牙齒檢查外,其餘七種都可以歸入一大類,那就是每年和家庭醫生見面做的基本身體檢查,因他們清楚你的個人病史、家族病史、長期身體變化等,由他們量身訂造檢查,才是最好不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