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管理血壓、避免肥胖 提防12項高危因素 聽力受損不能輕忽

撰文:聯合新聞網
出版:更新:

台灣成大失智症中心主任白明奇表示,目前國際研究認為失智症有6成與基因等天生因素有關,但是4成是後天環境造成,其中有12項危險因子,空氣污染與聽力損傷都列入,值得關注。

白明奇表示,英國醫學期刊《刺針》於2020年公佈的研究報告指出,阿茲海默症的成因有6成是先天性或仍未明瞭,4成則是可能與後天環境有關。這4成後天環境因素中共有12項危險因子。

相關文章:腦退化|身體怎告訴你有失智症風險?得病前2年或現便秘等10徵兆

+10

研究報告顯示,12項的危險因子,也是可以遠離失智症的對策,包括:

.控制糖尿病
.治療高血壓
.避免頭部外傷
.戒煙
.減少空氣污染
.避免中年肥胖
.經常保持運動
.降低憂鬱發生
.避免過量飲酒
.治療聽損或配戴助聽器
.維持常態社交與高度學習

其中比較特別的是聽力受損,絕不能輕忽。

白明奇表示,目前很多研究都在尋找治療失智症的方法,但是結果顯示當病人的認知功能逐一出現退化異常,被醫生診斷為失智症時,大腦已經被破壞得差不多了。這也是為何根治失智症的臨床試驗多會失敗的主要原因。

一項顯性遺傳阿茲海默症家族帶因者的研究,長期追蹤大腦中的乙型類澱粉(β-amyloid)蛋白、腦脊髓液中的乙型類澱粉蛋白與滔(τ)蛋白、大腦海馬迴的容積、神經元利用葡萄糖的代謝,以及臨床失智嚴重度。結果顯示,這6個指標的起點,集中在病人被診斷為阿茲海默失智症的20年前,也就是患者失智症的發展有一段很長的時間,等到有症狀出現被發現,要治療為時已晚,所以及早預防有其重要性。

他提出「三動兩高」的觀念,頭腦要動、休閒活動、有氧運動、高度學習與高抗氧化。他的失智症特別門診的診療桌上,放了一個印着健腦丸的鐵盒,當病人問哪裏可以買到這盒健腦丸,他就會指著旁邊寫着「運動、互動、做家事」的立牌,告訴他們「做這三件事,等於吃健腦丸」。

延伸閱讀:失智症|婆婆患阿茲海默症常走失!家人無奈將聯絡電話紋在她手上

+9

【延伸閱讀,更多銀髮保健養生建議】

銀髮|為何人家活到80歲仍開心?不想失能失智 5件事中年起就做

+9

延伸閱讀:

從飲食防失智 10類食物助腦部健康

易怒、憂鬱等10症狀 小心罹年輕型失智症

【本文獲「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