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小暑天熱心煩易生病 解暑養生注意3重點

撰文:浩賢
出版:更新:

明天(7月7日 )將會踏入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小暑期間,氣溫會日漸上升,但這時仍未到夏季最炎熱的時候。中醫認為在此節氣容易使人心煩氣燥、口乾渴、易生瘡、便秘等不適。到底小暑應如何養生?有什麼生活習慣要注意?

小暑的意思是「暑氣至此尚未極也」,不過受都市環境、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香港的天氣早已相當炎熱。(圖片:k366)

傳統有「大暑小暑,上蒸下煮」的說法,不過相比起大暑,小暑的氣溫仍相對較低。小暑節氣,氣溫高升、雨水頻生、出汗量增多,在這個時期,身體容易出現各種小毛病。俗話說「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夏天最熱日子,在小暑和處暑之間,加上入伏後,高溫、高熱、高濕的天氣將頻繁出現,酷暑難耐,各類健康問題亦隨之接踵而來。

2023年三伏天:初伏 7/16;中伏 7/26;末伏 8/15

▼小暑3個養生重點(按圖👇👇👇)

+7

小暑只是酷熱嚴夏的開始,大家一定要謹記3個養生重點,好好養生才可以安然渡過這個夏天:

1. 清熱解暑

中醫學認為暑氣是天地間邪氣(致病原)中最熱的,因為天地均充斥著高熱暑氣,容易令人變得煩熱、心煩氣燥、口乾渴、易生瘡、便秘等。不想整個夏天都渾身發熱,有什麼方法可以清熱解暑?

生活習慣:避免正午戶外活動

在炎熱的夏季,正午時分陽光最直射、氣溫最高,容易令身體吸收過多暑氣,導致中暑。進行戶外活動時,應盡量選擇在早上或傍晚時分進行,並在外出時戴上帽子、太陽眼鏡和防曬霜。

生活習慣:睡眠充足

夏季氣溫高,人體容易出現疲勞、失眠等症狀。保持充足的睡眠可以幫助身體恢復,增強身體免疫力,更好地應對暑熱天氣。

飲食習慣:清熱解暑的食物

另外,應多吃清熱解暑的食物,如綠豆、苦瓜、黃瓜、西瓜、荷葉、薄荷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膩重口味的食物。此外,可以選用清熱解暑、清熱解毒的中藥材,如連翹、金銀花、菊花等,製作成草藥湯劑或者泡茶飲用,以幫助清熱解暑。

▼清熱食療:銀花香檸露(按圖👇👇👇)

+1

2. 生津益氣

夏天天氣炎熱,特別容易出汗。出汗除了會為身體帶來異味和不適感外,出汗過多會導致體內水分(津液)流失,如果不及時補充,更會出現「傷津」的情況。「傷津」一般是指肺胃的津液受損。如肺津受傷,則見乾咳無痰、或痰少帶血絲、鼻幹咽燥、喉幹痛。胃津受傷,則見煩躁、渴飲不止、咽乾口燥等。

生活習慣:多補水

汗出是需要靠氣來推動的,大量汗出會令身體的氣流失,因此大量汗出後人會非常疲勞。身體不錯的人,休息一晚就會轉好。但若果本身體質氣虛血弱(例如易生病、面青唇白、怕冷或是經期中的話),在大量出汗後如沒有好好補充水分及補氣,很易變成慢性疲勞。此時再吹冷風或受寒的話,很容易就會感冒,因此夏天應時刻謹記生津(補水)及益氣(補氣)。

飲食:多吃滋潤食物

生津可以吃一些有助生津的滋潤食物,例如梨子、綠豆、冬瓜、枇杷、番茄、馬蹄、百合、柚子等等,同時,亦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膩重口味的食物。

而在益氣方面,夏天可以選用黃芪、紅棗、花旗參、黨參及五指毛桃,在補氣之餘亦不會過分燥熱。但謹記盡量避免使用高麗參,因為高麗參性溫,易導致熱氣。

以下的湯水,可以生津益氣,特別適合夏日汗出多及疲勞的人士。

▼益氣食療:五指毛桃沙參玉竹湯(按圖👇👇👇)

3. 清心安神

中醫有「暑氣通於心」的說法,夏季氣候炎熱,容易導致心神不靈、煩躁易怒,其根本原因就是暑熱入心。如暑氣太盛會導致心煩、失眠、多夢、口舌生瘡。另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也要特別小心,易出現心臟病發的問題。因此需要採取一些清心安神的方法,以緩解壓力、紓緩情緒。

生活習慣:適度運動

適度的運動可以促進體內氣血循環和新陳代謝,有助於緩解情緒和增強身體免疫力。但要注意在高溫天氣和酷熱時進行適當運動,以免加重身體負擔。

生活習慣:放鬆心情

空閒時間可以通過聽音樂、閱讀、瑜伽、冥想等方式來放鬆心情,減輕壓力和疲勞,緩解情緒波動。

飲食習慣:多吃清心安神的食物

天熱人們易心情煩躁,睡眠欠佳也會影響胃腸功能導致食慾下降。食用小米、萵筍、桑椹、百合、芹菜、蓮子,有助於清心安神的。另外,亦可在茶飲中加入蓮子心、麥冬、淡竹葉等,利於小便,使熱從小便去。

以下的茶湯,可以清心安神,對於易煩躁,易口舌生瘡的人特別適用。

▼安神食療:淡竹葉麥冬竹蔗茶(按圖👇👇👇)

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天氣有何特徵?

小暑期間,氣溫會日漸上升,但仍未到夏季最炎熱的時候。傳統有「大暑小暑,上蒸下煮」的說法,不過相比起大暑,小暑的氣溫仍相對較低。小暑節氣,氣溫高升、雨水頻生、出汗量增多,在這個時期,身體容易出現各種小毛病......了解小暑養生重點按此

小暑只是酷熱嚴夏的開始,想要健康渡過嚴夏,有什麼要留意?

大家一定要謹記3個養生重點,好好養生才可以安然渡過這個夏天:
1. 清熱解暑
2. 生津益氣
3. 清心安神......了解詳情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