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醜聞】韓娛樂圈兩大案爛尾 青瓦台與財閥大戰仍未終結

撰文:歐敬洛 吳迪
出版:更新:

韓國勝利醜聞,在上周迎來了重大的轉折。法院在上周二(14日)駁回警方就勝利與生意伙伴劉仁錫的拘捕令。
而負責審理另一件「張紫妍案」的檢察歷史委員會(法務部屬下)也於周一(20日)發表終審結果,認定當年確實存在「張紫妍名單」,但未能確定內容是否屬實,並表明張紫妍案無法重新調查。
結果一出,震撼全國。但這並不意味醜聞風波就此結束,因緊接判決而來的是包括輿論在內,國民對法院決定不滿的爆發。

勝利在14日前往地區法院,聽取是否拘捕的判決。(Getty Images)

韓國天團BIGBANG前成員勝利被揭透過私人開設的夜店,向政商界提供性服務。在傳媒的追查下,發現夜店還涉及強姦、偷拍、吸毒、暴力恐嚇、賄賂警察等等非法行為,包括勝利在內多人涉案,在韓國引爆炸彈。但經過多月的時間,動用過百警力的調查後,最後法院以未能確定勝利與劉仁錫的案件發出拘捕令的必要性,駁回拘捕申請。

駁回拘捕令激起民憤

法院的決定震撼了全國,幾乎所有主流媒體都對法院予以批評。《韓國日報》社論形容事件「關乎韓國警察命運的挑戰」;《亞洲經濟新聞》社論強調事件「不可能如此虎頭蛇尾」;而即使是《朝鮮日報》,亦引述了「事件令警方在市民心目中顯得無能」的警方內部意見,暗示對判決的不滿。

判決後隨即有網民在青瓦台上建立投票,要求撤換主審法官,獲得超過20萬人的響應;同時有大批市民走到青瓦台前集會,要求推翻法院決定即時逮捕勝利。

勝利獲悉拘捕令駁回後,被發現現身體育館與朋友見面,神情輕鬆。(Asia Today)

張紫妍的自殺名單與財閥

勝利的案件,既是韓國娛樂界最黑暗的一面,亦揭露韓國在金錢、權力、財閥與娛樂公司交織背後,曝露的冰山一角。韓國的偶像們是權勢們的發洩工具,勝利不過是其中的扯皮條而已。

勝利的案件,同時讓張紫妍的案件重回公眾視野。2009年,演藝名人張紫妍自殺身亡。她死前留下一張羅列30多人的名單,指控他們強迫她提供性服務。名單包括樂天集團董事長、《朝鮮日報》社長的弟弟、《朝鮮體育報》副社長、國會議員等等,但事件在當年以證據不足為由不了了之。

勝利的案件讓民眾再次喚起對娛樂圈與政商醜惡的關注,文在寅在3月,向政府單位指示撤查事件。他在會議上表示:「事件在國民眼中非常嚴重的……這些事件的特徵是,都發生在社會的特權階層。公檢執法機關,甚至積極地掩蓋真相……我希望檢查與警察當局,能賭上自己的命運撤查,銘記自己是服務國民的機關。」

文在寅這番說話,被形容是對韓國特權階層,財閥權貴們的挑戰。

2009年張紫妍自殺身亡,留下了一張30多人的「性接待」名單,震撼全國。(視覺中國)

打破死結 必需向財閥動刀

財閥是韓國的一大特色,亦與韓國過去的成長與發展息息相關。過去韓國依賴由家族發展的企業,合作推動改革,帶動韓國成長。企業自上世紀6、70年代逐漸壯大,成為了一股龐大勢力。雖然1997年的金融風暴摧毀了部分巨企,但經拼合轉營後,餘下的財閥得以持續發展。截至今天,單是三星電子就佔有韓國GDP的接近15%的GDP,十大財閥佔韓國GDP近八成,可謂韓國的經濟命脈。

也正因如此,韓國財閥既壟斷了市場發展,亦對政府有莫大影響力。過去幾乎所有韓國與政界相關的大型醜聞,無一不與財閥無關。如前總統朴槿惠一案,三星副會長李在鎔就被揭露向朴僅惠及崔順實提供高額捐款,以換取政府支持三星集團的子公司合併案。

相較於香港及美國、日本等其他國家,韓國才是真正的「小政府、大企業」,企業過分龐大政府沒法管治,而背後決定韓國政府運作的亦是財閥。這很大程度限制了韓國的發展,亦造成很多社會及經濟問題。

外界稱韓國總統不得善終的「魔咒」,都與財閥有關。其中文在寅的好友,前總統盧武鉉,就是因家人接受財閥的賄賂連累,懷疑不堪壓力自殺。

今日之敗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韓國娛樂圈背後的實質,是龐大的政商地下交易。一方面,韓國的財閥通過娛樂圈向官員們提供性賄賂,以換取保護;而與此同時,這些財閥又通過特定人物,將這些「自家的官員向總統推薦,來維護巨大的政商關係網。而那些被迫出賣肉體的明星們,就成為了韓國門閥和官員之間牢不可破的紐帶。

要打開這個死結,就必需向財閥動刀,儘管得知揮刀有如自殘,但這不得不踏出第一步。勝利事件給予這個機會───而當文在寅3月18日發誓要「賭上命運徹查」之時,他就已經決定要打響這場看似不可能的硬仗。

但令人遺憾的是,勝利的拘捕令被駁回,張紫妍的調查報告,亦以「無法定奪嫌疑人的真相」,難以建議翻案追加調查。兩者的失敗,不只令韓國民眾失望,亦宣告了文在寅對財閥挑戰這一役的碰壁。

不過,文在寅今日之敗,未必是一件壞事。作為一個矢志不移的政治家、平權人士和晚輩(相對於盧武鉉),他早就知道他所要做的是一件困難而需耗時長久的事。而如今的敗局,卻給了文在寅更多的機會:

首先,韓國民眾對主審官和財閥的憤怒,並沒有因審判結果而改變,反而正進一步醞釀。

其次,在韓國可以隻手遮天的財閥,曾藉著拉攏李明博總統和眾檢察官之手,通過媒體挑起民意,最終讓盧武鉉總統身敗名裂、跳崖身死。若決意要與他們對抗,則必須有足夠的把握與資源。而現在文在寅是沒有的,他還需要等待。

給與文在寅資源的,一是改革國內經濟,二是朝鮮問題及南北關係。經濟改革歸根到底還是與財閥密切相關,在這一領域文在寅目前實無過多手段可施;而朝鮮問題及南北關係的解決,還有待中美博弈的結束——畢竟美朝分歧才是朝鮮問題及南北關係的核心,而如今美朝分歧已經與中美博弈密切捆綁。

因此,一面等待中美博弈的階段性解決,藉機促進美朝關係的改善,為自己加分,同時確保民眾對財閥的怨氣能夠持續積累,這才應是文在寅最佳的選擇。

也因此,如今的敗北,並不意味著這場『青瓦台vs韓國財閥』之戰就會終結,也絕不意味著這位毅然剛毅的文在寅總統,會就此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