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雙減|新東方蝕77億學校剩107間 俞敏洪:去年充滿挑戰機遇

撰文:梁子傑
出版:更新:

新東方披露截至2022年5月31日第四季度及年度的未經審核財務業績。其中顯示,2022財年第四季度的淨營收同比下跌56.8%至5.24億美元(41.13億港幣),經營虧損為1.056億美元(8.29億港幣),股東應占淨虧損為1.893億美元(14.86億港幣)。

官方媒體《中新社》報道,新東方2022財年淨營收約為31.05億美元(243.72億港幣),經營虧損約為9.83億美元(77.16億港幣)。

截至2022年5月31日止,學校及學習中心的總數為744間。與截至2021年5月31日止的1669間相比,減少了925間。截至2022年5月31日止,學校的總數為107間。

新東方董事會執行主席俞敏洪表示,2022財年是充滿挑戰和機遇的一年。為符合最新的政策,新東方重組了核心業務及營運,並已邁入全新階段。新東方剩餘的主要業務表現穩定,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今年年初開展的各項新業務也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績。

2021年9月1日,在北京的一所小學舉行的新學年第一天儀式前,學生們準備一面國旗,教師們在佈置凳子。(Getty Images)

什麼是「雙減」? 為什麼要「雙減」?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表示,「雙減」即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減輕校外培訓負擔,教育部黨組將其作為「一號工程」。

監管司批評,學生學業負擔過重嚴重影響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培訓行業野蠻生長,功利主義傾向嚴重,擾亂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對學校教育體系產生強力衝擊。培訓機構炒作渲染焦慮,裹挾全社會被動參與,收取高額費用,嚴重降低民眾教育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雙減」是為了立德樹人、國家教育體系根基、民眾小康生活。

2021年9月1日,中國北京小學生離校。9月1日是中國學年的開始。(Getty Images)

「雙減」成效?

監管司表示,培訓市場虛火大幅降溫,廣告基本絕跡,資本大幅撤離,野蠻生長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原12.4萬個線下校外培訓機構壓減到9728個,壓減率為92%;原263個線上校外培訓機構壓減到34個,壓減率為87%;預收費監管基本實現全覆蓋,監管總額超過130億;所有省份均已出台政府指導價標準,收費較出台之前平均下降4成以上;第三方調查顯示,85%的家長對學校課後服務表示滿意,72%的家長反映教育焦慮有所緩解,90%以上學生表示學業負擔有所減輕。

不過,台灣政治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姜以琳批評,透過「雙減」政策進行大規模教育改革,雖立意良好,但與現行教育模式與體制的重大分歧,極可能加劇貧富在教育上差距。民意呈現兩極化反應,中下層人民支持度較高,上層及精英階級者較為反對;校外培訓業者受影響最大,稱政府不給生路;中小學教師對政策感到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