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時空伴隨者」是層層加碼 專家倡適可而止:防控重點不在此

撰文:孫聖然
出版:更新:

「時空伴隨」、「時空交叉」、「時空重合」等均為內地防疫過程中衍生出的新詞彙,它們一般是指14天內,與新冠患者在同一個時間和空間網格內,共同停留過一段時間的人,但不符合密切接觸者、密接的密接判定原則。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早前發布的優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中強調加大「一刀切」、層層加碼整治力度,中疾控亦表示針對上述人員在流調需進行三天兩檢,並不要求隔離,「沒有居家隔離和居家健康監測的要求。」
惟近日仍有個別地區要求時空伴隨者向當地報備,並進行3天居家健康監測,對此有內地病毒學專家表示,「對於疫情防控來說,追溯時空伴隨者要適可而止,防控重點不在此處。」

「時空伴隨」者一般是指14天內,與新冠患者在同一個時間和空間網格內,共同停留過一段時間的人。(視覺中國)

據《健康時報》報道,安徽省壽縣周三(16日)發布尋找陽性感染者軌跡交集人員的通告,要求與陽性感染者活動軌蹟有時空交集的人員,需要第一時間報備,並居家三天健康監測,三天兩檢。同日,浙江省台州疾控亦發布通告指,與陽性感染者有時空交集的來返台州人員,要速向當地防控辦等部門報備。

在內地優化防控工作二十條措施後,依然有地方出現上述做法引起廣泛關注。內地病毒學專家常榮山表示,通過時空伴隨進行流調追溯到「可能的」疑似感染者是初衷,但對現在的Omicron BA .5傳播力較強的毒株來說,流調的難度較大。

圖為位於北京工體附近的天堂超市酒吧。(視覺中國)

常榮山指,「要求這些被追查出來的人員居家隔離、居家健康監測,就與二十條中的科學精準防控不符合了;更重要的是,這樣做消耗了大量的防控資源。集中有限的資源對付今冬高峰,防控重點轉到確診者診治、重症救治是大方向,流調力量應該轉去這些地方。」

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王麗萍在接受央視訪問時亦指,時空伴隨是涉疫場所的暴露人員,對於這類人員在二十條內沒有提及,仍然在實行第九版防控方案,對於這類人員要求在流調以後進行「三天兩檢」,及時排查。「居家隔離和居家健康監測的要求,都是各地加碼的做法。」

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提及,與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共同暴露於婚(喪)宴、餐館、超市、商場、農貿(集貿)市場等人員密集和密閉場所,但不符合密切接觸者、密接的密接判定原則的涉疫場所暴露人員,經風險評估對感染風險較高的人員採取核酸檢測措施,在判定後的第1、3 天各開展一次核酸檢測。

各地對於時空伴隨者的界定亦有所不同,常榮山認為,對於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在已發現疫情的城區,對時空伴隨者的追溯必要性已經不大。(新華社)

事實上,各地對於時空伴隨者的界定亦有所不同,湖南長沙就規定,在戶外開放空間,同一基站一定距離範圍內有過規定時長(例如10分鐘及以上)軌跡碰撞的手機號碼,定義為可能暴露的時空伴隨。重慶規定,時空伴隨是指本人的電話號碼與確診號碼在同一時空網格(範圍是800米*800米)共同停留超過10分鐘,且最近14天任一方號碼累計停留時長超過30小時以上,查出的號碼為時空伴隨號碼。

常榮山又對此表示,「當下,一些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在已發現疫情的城區,由於初次發現陽性時,已經有了不小的數量,流調追溯難度大。我認為對時空伴隨者的追溯必要性已經不大了;對於一些中小城市,初發疫情人數較小時,對他們的追溯或許還能提供一點線索。」